你知道吗?同人一样,高速公路大桥每年都要进行一次“正规体检”,普通干线公路每年“治疗”小坑小凹也是稀疏平常。原来每天车来车往的平坦之路,养护工人都要用脚一步步走过,甚至每一截护栏、每一块路沿石上都滴有他们的汗水。
5月12日,是全国“防灾减灾日”,记者选择这一天到太原高速公路公司和太原公路分局进行采访。没有了建设时期的热火朝天,运营时期的公路,平静之下却肩负着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这个更重大的使命。
太原高速:“宝马”上阵为大桥“体检”
“再过几天,我们聘请的专业团队就要对我们的3座特大桥进行每年一次的‘体检’了。”太原高速公路公司副总经理郜俊生说。
太原高速公路有限公司管辖太原市境内高速公路共150公里,包括环城高速90公里、大运高速太原到祁县60公里两部分。其中包括特大桥3座、大桥43座、中桥62座、小桥121座,还有天桥54座。因为全线无隧道,所以桥梁安全隐患排查就成了太原高速公路公司每年保证畅通的重点。
“我们的要求是所有桥梁争取达到一级,控制二级,坚决杜绝三级。”郜俊生说。
其实,所有高速公路在建设时期就会充分考虑各种安全因素,特别是防震减灾。线路、收费站和各种路面设施的建设与选址,先期必须要做地质勘探报告,尽量避开地震断裂带。2009年,清徐收费站被发现临近清交大断层(地震断裂带)后,就将原设计的钢架网状上部结构改成了轻型的“蒙布”膜儿结构。
“大桥的检测可不一般,专业团队将使用进口的‘宝马’牌桥检机,将人员吊在桥梁下,一片梁一片梁地进行检测,挨着过。对一座特大桥的检测要持续半个月,所有桥都过一遍要三四个月。大桥、特大桥要求一年体检一次,中、小桥三年一次。通过检测,来发现和防止桥梁结构破坏带来的安全隐患。”太原高速公路公司养护部部长王雪鹏介绍说。
据悉,桥梁检测分为特殊检测、经常性检测、日常检测和平时的巡查。对特大桥的经常性检测每年一次,委托第三方机构进行。太原高速公路公司一年的桥梁检测费用在160万到200万元之间。
榆古干线:险山治理接近尾声
5月12日上午11时,气温27摄氏度,而地面温度则达到40摄氏度。在距离古交市大约20公里的省道榆次到古交干线公路上,8米宽的道路半幅封闭,过往的拉煤车辆慢速行驶着。烈日下,工人们正在为“削平”的山体砌挡墙。
记者在现场看到,榆古线一侧是河道,一侧紧临7、8层楼高的陡峭山体,由于长期风吹雨打,此段1.68公里长的山体时有碎石滑落。太原公路分局养路科科长樊秀生告诉记者,在发现这一隐患后,2013年公路分局向省公路局递交了险山治理报告,去年底资金到位。经过招投标,今年4月工人开始施工,对存在险情的山体进行了“卸载”,清理浮石,修筑挡墙,完善排水。目前工程已接近尾声。
“我们重点排查的路段是山区道路,占到养护里程的60%,另外桥梁、隧道、临崖、临水、高路堤、深路堑等险要路段也是隐患排查的重点。”太原公路分局副局长张晋龙说。据了解,干线公路的养护费用是每公里4.2万元,今年太原公路分局计划安排大中修养护工程2000万元。
链接:
6个重点市:全面排查安全隐患
5月12日,记者从省交通运输厅了解到,该厅4月份就对防灾减灾各项工作进行了部署。内容包括建立健全应急救援机制、加强避难场所管理、加强公路抢通保通专业能力、对人员密集场所开展隐患排查工作、做好防灾减灾宣传工作等。从4月18日开始,在太原、大同、朔州、忻州、临汾、运城六市开展了国省干线和高速公路隐患排查治理工作。
省交通运输厅安全监督处提供的数据显示,经过一个月的排查,省公路局排查了干线公路的特大桥梁1座、大桥157座、中桥403座、小桥1099座,长隧道1条、中隧道4条、短隧道15条;省高管局排查了高速公路的特大桥梁19座、特长隧道2条、长隧道1条、短隧道1条。目前所有排查出的安全隐患正在汇总造册,后续的隐患治理方案也即将于雨季来临之前做出,对于重大隐患,将很快进行抢修。
本报首席记者 齐泽萍
原标题 精心养护 让道路更加安全
责编 李京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