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土豆不仅质量好,种的是克星1号、黑美人等名优品种,更为重要的是我们的销售渠道佳,在土豆收获之前,我们就在网上发布了消息。所以,我们的土豆不但卖得快,价钱还比别人高两毛,今年的净利润在100万元以上。”右玉县白头里乡野场村村民郝凡自豪地说。
村民都叫郝凡“土豆大王”,2013年,他与别人合伙,利用从村民手中流转来的土地,规模化种植了2100亩良种土豆。秋收时,土豆大面积丰收,而他却一点儿都没愁过出售的问题。
从提篮叫卖到网络交易
网络时代的到来,正挑战着传统的农产品营销方式。由此农民面对的已不只是黄土和农具,键盘和鼠标也成为了生产工具。互联网迅疾的发展和普及,让跑在时代前列的新型农民,早把电脑网络和种地联系在了一起。作为现代营销手段的网上销售,也已在农产品销售中凸显其优势,愈来愈多的农产品源源不断地进入网络购销渠道。通过网络快速分工交易,帮助小规模经济体凝聚力量,赢得商机。过去提篮叫卖的农民,如今坐在电脑旁轻点鼠标就可以瞄准市场。
在太原市的小店区益丰蔬菜品种示范园,记者看到该公司已将物联网技术用于农业生产。“只要能上网的地方就可以查到温室内外的光照度、温度、空气湿度、土壤湿度和田间管理情况,不但有利于数据的采集,还省时省工。”小店区孙家寨益丰蔬菜品种示范园技术人员说,在家通过物联网就可实时监控温室温度、光照情况,通过授权进入自动控制平台后,天窗开闭、风机运行和水帘降温等程序就可远程控制。
“依靠农业物联网,农民坐在家里就可了解大棚内的各种生产要素的变化情况。远在千里之外的市民也可登录农业生产企业网站,实时了解生产情况。”太原市农委总农艺师巩天奎说,现在物联网技术已在太原市部分大田农业、设施农业、果园生产管理中得到了初步应用。比如,温室智能控制、智能节水灌溉、农产品长势与病虫害监测、水产养殖管理、气象环境监测、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与溯源等方面,都已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
“触网” 破解卖难买贵难题
农产品“卖难”,曾一直困扰着广大农民。长期以来,农产品尤其是农副产品种植、销售等环节缺乏有效的信息沟通,存在市场供需关系失衡,不能有效降低和规避市场风险等问题。
去年冬天,长治农副土特产品电子商务网站“好实惠商城”上线,运营一个月的时间,好评率达100%。
“好实惠商城”的上线运营,意味着长治当地的农副土特产品通过电子网络交易平台开始销往全国各地,也意味着长治市供销社开始“触网”,由其直属企业山西欣鑫合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独立筹建并运营起这个综合类电子商务网购平台,建成山西省最大的公立B2C销售网站,目前上线农副土特产品达587种。
今年2月17日,全国电子商务工作会议首次在太原举行。商务部将大力推动农村和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这意味着,盛产特色农产品的山西省正迎来搭乘电子商务“快车”、破解农产品“卖难买贵”难题的良机。
当天,作为本次会议的一个亮点,由商务部主办的全国农产品商务信息公共服务平台正式开通。该平台由新农村商网改版升级而成,通过发挥政府指导作用,帮助农产品供需双方实现网上购销对接,从而为农产品找到销路。
记者登录网站发现,运城红富士苹果、绛县山楂、黎城核桃、应县紫皮蒜、平遥长山药等特色农产品,已经进入该平台。山西省商务厅负责人介绍,山西省企业、农户目前已初尝网上销售的甜头。去年,通过新农村商网撮合,临猗县农民销售了3000吨梨、苹果、冬枣、枣树苗。农民算账发现,这些产品的成交均价是之前在本地销售的两倍多。
目前我省农产品电商已积蓄了可观力量。去年,土特产网购商城——贡天下特产网从北京迁回山西,启动了“农产品电子商务山西行”系列活动,山西省内农产品电商氛围日益浓厚;淘宝特色中国·山西馆去年正式开馆,“触网”的山西特色农产品超过1300个。
智慧农业的一大亮点
进入国家商务部网站,点击农村商网,填写信息……通过简单的几个步骤,种植户就能将想卖的农产品发到网上。
而需要购买产品的客商,从天南海北很快就能看到信息,无须深入到田间地头,轻点鼠标就能轻松实现一笔交易。
临县农民王小帮就是一个成功的典范。王小帮是临县木瓜坪乡张家沟村一名普通农民,在他回村开办的网店——“山里旺农家店”上,当地的小米、红枣、核桃等都成为交易量居前的农产品。如今,他的网店每天有100多笔交易,年销售额约为600万元。在网络的帮助下,王小帮从一个普通农民变成了小有名气的“农民网商”。他不仅自己挣了钱,还帮乡亲们把农产品卖到全国,带动村民共同致富。
为了帮助更多的农民从网上淘到商机,我省采取多种途径,千方百计引导农民用网、上网,做网络时代的新农民。农民可以通过与当地商务部门联系,将自己的农产品搬到网上叫卖。
与此同时,商务部门通过门户网站公告、电话和文件通知等多种不同形式向全省进行部署,将信息收集上传、核实对接数据、情况要素总结等列为购销对接工作要点。他们要求全省11地市商务局利用现有资源渠道,动员引导协会组织、企业和个体开展网上购销对接,同时做好媒体宣传工作;并指导农村现有信息服务机构和人员,做好信息、数据收集发布工作。
值得一提的是,减少农产品流通中间环节,从而降低居民农产品消费支出也是智慧农业的一大亮点。一方面搭建农产品流通的B2B线上公益平台,为农产品线上交易提供智慧宝的结算、支付及担保功能;另一方面在线下建设可溯源农产品国际采购中心,形成面向国内外的农产品展示、洽谈、交易采购的全国网络。
责编 李京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