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连几天的降雨天气,让省城不少电力设施很“受伤”。近几日,太原供电公司接到数起故障报修电话,经现场查实,其中不少是由于树木倒伏或树枝搭在电线上造成的,供电公司的多个抢修小组对市区受损线路进行了紧急抢修。
事实上,这种“树线矛盾”在全国范围内也普遍存在。当绿树遇上电线,如何处理它们之间的矛盾,才能让它们更和谐呢?近日,太原市园林局与太原供电公司等部门负责人,通过举办树线矛盾协调会,深入交换意见,明确了施工建设、日常维护、应急处置等方面的处理办法和程序。今后,剪不断、理还乱的“树线”矛盾有望得到彻底解决。
一到春夏时节,城市道路旁的树木又开始枝繁叶茂。作为老百姓,可能更关注这些树木可以为行人提供阴凉、美化城市,孰不知,生长在电力设施下的“绿叶”,经常会对电力设施的安全造成威胁。这种矛盾,几乎成了供电部门的“心病”。
“如果树线之间距离不足的话,一旦遇到阴雨天气,潮湿的空气将极易引发高压线对近距离物体的短路放电,导致跳闸,甚至引发大面积停电或者火灾。更严重的是,如果整个树枝潮湿,则有可能带电,人或者牲畜一旦碰到以后,后果不堪设想。”太原供电公司一位负责人表示。
记者了解到,为解决“树线”矛盾,过去,相关部门也采取了一些措施,但常常是“管树的不管线,管线的不管树”,园林、供电“两张皮”,加之受到诸如制度缺失、法律“打架”、执法缺位等因素影响,收效并不明显。
有园林工作者告诉记者,由于线、树争空间、树线缠绕等原因,引发的事故屡有发生,园林部门因为有电不敢带电修剪,供电部门害怕破坏园林景观不敢随意修剪,双方缺少有效沟通和协作机制,导致问题发生后相互推诿、扯皮,使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群众对此反映强烈,管理者也“头痛”不已。
值得高兴的是,近日太原市园林局和太原供电公司通过树线矛盾协调会,已就“树线”矛盾发生的不同情况,制定了不同的解决办法。如园林部门在修剪树木涉及供电线路需要停电配合时,应提前15天向供电公司提出书面申请;园林部门在修剪树木、供电公司在维护电力设施时,需文明施工,尽可能不损坏对方设施,并做好施工完毕后现场的清理工作等。
另外,双方还商定,园林部门在输配电线路下种树时,要充分考虑树木生长情况,尽量选择低矮树种;供电公司在绿地、树木下方施工时,应合理避让树木;新增电力地面设施要与绿地景观相协调。
“相关的解决办法有12条之多,都很细致,涉及树木栽种、修剪和电力施工等。”太原供电公司工作人员介绍,这将有望从根本上缓解绿化与电力安全之间的矛盾,从而提高绿化效率,避免前种后伐浪费资源。
责编 李京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