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4176平方公里的云中大地上,有这样一家优秀的金融企业:勇于创新,励精图治,绘就了一幅又一幅绚丽的金融画卷;在服务经济发展与服务民生领域拥有着非常深厚的根基;切实担当着支持经济平稳快速增长、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社会责任……这,就是中国银行大同市分行。
扶“微”解困,助小微企业扬帆远航
“银行本身是服务业,也是实体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既是银行的使命所在,也是其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在谈到服务实体经济时,中行大同市分行行长左中和如是说。
在支持实体经济上,该行结合自身特点有所侧重,在服务对象上,向大同市重点建设项目、中小微企业、“走出去”企业倾斜;在服务目标上,向促进该市产业结构升级,改善薄弱领域金融服务倾斜;在服务方式上,强调对不同行业实施差别化的信贷政策,加快服务模式和产品创新。2013年全年发放中长期贷款31.3亿元,仅今年一季度就新增中长期贷款9.75亿元,为企业生产经营提供全面资金支持。“中银信贷工厂”是中国银行推出的专门为中小企业客户打造的融资服务品牌,借鉴“工厂化”运作模式,重塑业务流程和管理体制,业务效率大幅提升,近年来扶持了一大批中小企业,满足了企业“短、频、快”的融资需求。2013年,该行成为全省中行系统内首批微型企业贷款试点行,通过标准化、高效率的审批流程,灵活、多样的担保方式,率先成功在省中行系统内发放首笔微型企业贷款300万元,形成对“中银信贷工厂”的有益补充,进一步提高了全方位、多层次的综合金融服务能力。
扬长避短,帮进出口企业“漂洋过海”
中国银行前身是专业的外贸外汇银行,在国际外贸外汇领域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这几年,中行大同市分行以大同市进出口协会唯一银行成员的身份,扬自身之长,重点扶持采矿、制药、机械制造等支柱产业,并积极拓展新能源、文化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国际结算业务。通过出口信用保险融资、福费廷、保理、远期结售汇、融信达、融货达、信用证、保函等十余种贸易金融产品,为大同市近90%的外贸企业“漂洋过海”提供了强有力的金融支持。
2013年该行实现国际结算业务量1.27亿美元,市场份额31.19%,同比增长2.92个百分点。为企业办理本外币贸易融资16.07亿元人民币,跨境人民币市场份额更是达到82.64%。在满足企业境外融资需求的同时,也为企业合理规避了汇率风险,节约了跨境结算成本。外汇方面,该行现已开办国际汇款、国际汇票、旅行支票、外币储蓄和理财、结售汇、汇票托收、外汇买卖等业务。其中结售汇业务实现38家网点全覆盖,提供美元、英镑、欧元、澳元、港币等14种外币的兑换业务,开通网点柜台、自助设备、网银、手机银行和电话银行五种兑换渠道。今年一季度该行为该市居民办理各类结售汇3980.51万美元,较去年同期增长20.71%。服务客户的广度和深度进一步扩大。2013年中国国际太阳能十项全能竞赛落户大同,该行正是凭借其在外贸外汇领域的优势被指定为赛事唯一服务银行,受到海内外宾客的一致好评。
强基固本,为本市居民提供便捷服务
“服务不仅仅是微笑,还应为客户快捷、高效办理金融业务提供金融服务”,这是“中行人”的理解,更是“中行人”的服务追求。作为中国银行设在大同市的分支机构,自成立之日起,就以客户需求为导向,不断丰富服务内涵,创新服务措施,传播服务文化,创造服务价值,致力于让客户享受到卓越的金融服务。
2010年,该行作为当地社保卡的唯一发卡机构,承担起了全市居民社保卡的发放工作。大同市拥有人口300余万,工作量相当大,为了能让当地居民尽早拿到社保卡,该行个人金融部与基层网点紧密配合,加班加点工作。目前,该行已累计发放社保卡近53万张,新增有效客户49万户。更值得一提的是,该行将社保卡的应用开发工作作为全行开展“惠民金融”工程的重要抓手,积极与当地人社局、联通公司、华润燃气、大同市热力公司等单位就业务合作事宜进行座谈。该地区居民现已实现通过该行社保卡平台缴纳燃气、供热、数字电视费、联通话费,前阶段又与大同市第三人民医院联合推出了“银医通”项目,实现了借助该行借记卡挂号、就医和缴费的一站式服务。
在全力做大“代收”业务的同时,大同市分行还积极拓宽当地“代付”业务市场。2013年以来,该行大力发展代发薪业务,通过上下联动维护客户关系,取得了较好成效。截至2013年年末,大同市分行存量代发薪客户401户,较2013年年初新增117户,累计代发人数87.5万人,累计代发薪资金额24.52亿元,月均代发金额突破2亿元大关。今年,该行将承揽当地离退休人员的养老金发放工作,该项目全面实施后,借助社保卡银行账户,将为全市12.5万离退休人员代发养老金,实现月代发额3亿元。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面对大同“转型发展、绿色崛起”的发展机遇,拥有多年精心打造的优秀品牌,拥有多年飞速发展的坚实基础,拥有多年风雨同舟的坚强团队,拥有多年苦心积淀的优秀文化,在未来的发展道路上,中行大同市分行在市委、市政府的关怀领导下,在监管机构的指导帮助下,在广大客户的支持鼓励下,必将一往无前,以激情投身实践,凭智慧创造价值,靠管理提高效益,进一步做大做强,谱写出更加壮美、华丽的新篇章!
原标题 履职尽责促发展 奋力争先谋新篇
本报记者 杨晓明 实习记者 孙明月 通讯员 韩谦
责编 李京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