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8日下午,我们纪检监察系统的全体党员一起到犁川镇崔河村参观走访,并当面聆听了‘大校村官’——原吉林省四平市市委常委、四平军分区政委崔晓满讲的党课。崔政委退休13年来,扎根家乡,为村里修路、建校、通水、通煤层气、整治村容村貌、联系村民外出务工等,做了大量工作,为家乡的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确确实实是践行群众路线的典范,值得我们学习。”这是泽州县纪检监察机关一名普通党员李海宾的民情日记。像这样的民情日记,现如今已成为泽州县了解百姓冷暖的“感应器”。
记者了解到,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得如火如荼之际,泽州县吹响了“百日千村(企)万户行”的集结号,全县2.5万名党员干部深入基层对全县千余个行政村、县营企业、民营企业、专业合作社和上万家农户进行大走访、大调研,人人饱含深情,扑下身子,争当政策宣讲员、民意疏导员和党建指导员,真心诚意为民办实事、办好事。同时,带回了意见建议、思路对策、民情民意,受到了人民群众的高度认可。
扑下身子接地气
民之忧,政之系。
今年4月份以来,泽州县委书记秦建孝曾多次到巴公、下村、周村、山河、南岭、晋庙铺等乡镇了解基层现状,入户访民情,进村解难题。他说:“我们要把党对‘三农’工作的优惠政策落到实处,多做为民解难、为民谋利、为民化怨的实事、好事。”
5月8日,县委副书记侯贵宝带领县史志办、结对帮扶单位天泰公司锦辰煤业的负责同志,再次深入李寨乡土岭村,看望慰问困难群众,并通过召开座谈会的形式,为该村谋划今年要办理的10件实事。
县人大常委会主任陈晋勇、县政协主席樊秋宝也分头带领班子成员和机关干部,怀着深厚的感情到帮扶村征求意见、详细了解群众的生产生活状况,深入研讨农村发展的方案和策略。
县工商局量身定制了“一讲四帮扶”方案,深入到企业、农户宣讲工商方面的法律、法规和优惠政策,帮扶企业实施商标战略,帮扶养殖户发展合作社,帮扶贫困户、五保户解决生活困难等。截至目前,已先后走访重点企业11户,召开座谈会8场,征求到意见建议15条。
县教育局机关干部先后走访了110个教学区,31所中小学,协调解决了上百个问题,并对今年确定的三所农村幼儿园进行开工修建。
……
哪里有困难,哪里就有党员干部的身影。泽州县通过下乡住村活动,使民情民意在一线得到了掌握,党的政策在一线得到了落实,干部作风在一线得到了体现。
排忧解难聚人心
零距离感受百姓困难,实打实解决群众期盼。领导作表率,干部有行动。
农机具风吹雨淋没处放——“没想到,我头一天提出的困难,农机公司的同志第二天就上门来帮助修建库房,政府真是与我们心贴心啊!”高都镇大泉河村农机大户张连庆指着正在修建的库房动情地对记者说。
山区群众存取款难——4月30日,一阵清脆的鞭炮声响彻柳树口镇东下村的山谷,泽州信用联社东下村村周银行正式开业了,该片区投放了3台助农取款机,并与各网点、市区实现信息共享。“现在冬天不怕雪,夏天不怕雨,出门拐个弯就把钱存了,村周银行真正办到了我们的心坎上!”村里的王大爷高兴得合不拢嘴。
垃圾清运没人管——县住建局为满足帮扶点高都镇东刘庄村群众的要求,为该村购置了一辆崭新的垃圾车和200多个垃圾桶。村民王广义高兴地说:“现在村里有了专业垃圾车,每家每户也有了垃圾桶,而且定时清运处置垃圾,村里的环境可真是一天比一天好呀!”
孤寡老人养老难——县财政安排专项资金488万元,为全县60岁以上老人免费体检;划拨专项资金128万元,新建70个农村老年日间照料中心,全力推进养老敬老工作。
……
大到为贫困村通水、通路、通煤层气、建公共活动场所,小到帮困难群众除草、扫院、买药、申请救济款等日常琐事,据不完全统计,该县各级各部门和广大党员干部已累计筹资1200余万元,为民办实事、办好事3000余件。
“干部下乡实打实,好事做了几火车,一丝麻烦不添加,真想让他们常住下!”老乡们对下乡住村干部给予了高度评价。同时,他们也担忧“下乡活动是一阵风,三个月后又走空”。为形成长效机制,该县领导和广大党员干部将手机和办公室电话号码都留在所帮扶、帮建的各村,被老百姓亲切地称为“爱心电话”和“知冷知热110”。
风清气正顺民意
“干在实处,走在前列”这是泽州县对开展教育实践活动的总要求。“一个干部就是一面旗帜,一个典型就是一支标杆!”这是全县广大党员干部的承诺。
为严明纪律,重树新形象,泽州县出台了《关于强化组织纪律转变干部作风“五个不准”的规定》,严禁吃喝宴请,干部下乡一律在乡镇(企业)食堂或农家就餐并支付餐费;严禁乡镇干部“走读”和“跑堂”;窗口服务部门要提质提效,不准推诿扯皮;加大违规人员曝光力度,严肃问责查处。
在此基础上,该县还在全县深入开展了“基层涉纪信访集中化解百日行动”,纪检监察干部领办督办了全县52件涉纪信访案件,通过“带案下访解民忧”,截至5月25日,共立案45件,办结15件,办结率33.3%;查实13件,查实率86.7%;给予党政纪处分12人,组织处理2人,移送司法机关3人,挽回各类经济损失40余万元。
与此同时,该县还大力巩固“廉洁乡村、制度乡村”建设,细化量化各项规定,禁止婚丧嫁娶“大操办”,狠刹请客送礼大操大办等不正之风,提倡党员干部简办婚丧事宜,宴请人数不得超过150人,租用婚车不得超过6辆,并纳入“勤廉双述”内容记入个人廉政档案。严格乡村公务“零招待”,推行“零招待”制度,对确需在乡村就餐的党政机关干部,按照每人每餐5-20元的标准缴费。对违规者,责令当事人退赔招待费。强化民主决策“立制度”,认真落实“四议两公开一票决”制,村级重大事项必须提前公告,对重大事项和涉及群众利益的热点问题,严格按程序进行审核、票决,决策全程监督。落实群众意见征询、困难家庭应急救助和村级矛盾排查化解等制度,实现用制度管人、管事。
面对面的交流、心贴心的关爱、实打实的帮扶,增进了党员干部与群众的感情,锤炼了“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良好作风。“百日千村万户行”,泽如凯风,惠如时雨,滋润着泽州大地。可以说,广大党员干部的暖心行动,更像是一粒种子,为今后的发展播下了无穷的新希望。
原标题 泽如凯风播时雨
本报记者 崔振海 实习记者 暴丽鹏 通讯员 徐晋芳 徐军利
责编 李京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