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太原6月10日讯(记者 李若男)今天,记者从山西检验检疫局食品安全生产周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截至5月31日,经该局备案的进口食品企业37家,检验的进口干果类、酒类、茶叶类食品58批,货值1228.6万美元,检出不合格食品5批,已全部退运,确保其不在国内市场销售和使用。
据介绍,近年来,我省进出口食品贸易基本稳定在每年2000多批,货值两亿多美元。涉及食品种类包括苹果汁、蔬菜罐头、果脯、冷冻蔬菜、醋、酒等。贸易国别主要有美国、德国、法国、西班牙、澳大利亚、日本、韩国等。为保障进出口食品质量安全,山西检验检疫局立足本职,开拓创新,做了大量工作。一是业务管理有新规范。根据企业情况、产品结构、潜在危害制定风险监控计划,形成从总局、省局、分支局到出口企业的四级立体化安全风险监控网络;二是监管模式有新探索。采取了以风险管理为核心、以分类管理为重点、以风险监控为手段的“一厂一品一案”的监管模式,对出口食品风险隐患做到早发现、早决策、早预警、早处置;三是示范区建设有新成效。2013年,全省水果、芦笋、杂粮、杂豆等7个示范区获得国家级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称号;四是帮扶企业有新措施。帮扶我省食醋顺利打开韩国市场,成为我省破除国外技术贸易壁垒的典型案例。
责编 李京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