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太原6月15日讯(记者 王佳)上纸、椎拓、上墨、取下拓片……今天上午,“中华古籍保护计划”成果宣传推广活动在省图书馆正式启动。活动中,该馆古籍修复人员现场进行拓碑技能展示,并手把手指导读者进行现场体验。
据了解,此次推广活动的主题是“让写在古籍里的文字活起来”。活动分古籍之美、古籍之用、古籍保护、保护计划四个单元。活动从古籍文字发展之美、经卷书写之美、雕版印刷之美、装帧形制之美、碑拓墨色之美、钤印艺术之美、修复沧桑之美诸多方面,展示了古籍带来的视觉之盛;枚举了古籍在促进文化传承、联结民族情感、弘扬民族精神、维护国家统一、促进现代科技发展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从名录申报、古籍普查、修复保护、人才培养、宣传出版等方面展示了古籍保护计划开展以来古籍保护工作取得的重要成果。
在今天活动的启动仪式上,山西省图书馆安排专人讲解,为读者提供咨询,并开设拓碑展示体验区,为读者提供传统技艺观摩与互动平台,让传统文化走近民众。同时,在该馆的一层报告厅举办由山西大学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教授、硕士生导师张俊峰主讲的《漫话台骀论古今——汾神台骀的历史及其当代价值》专题讲座,普及传统文化知识,提高了广大读者和社会公众对古籍保护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为了使展览宣传活动在全省范围内得到更广泛地推广,在山西省图书馆举办展览的同时,太原市图书馆、长治市图书馆、阳泉市图书馆、大同市图书馆等也将同时举办“中华古籍保护计划”成果展,共同扩大社会影响力。
责编 李京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