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临汾6月16日讯(记者靳淑琴 通讯员 付涛 张锋)面对经济下行压力,古县把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作为教育实践活动的最大实践。近日,该县在县级领导干部中启动“进工地 解难题”活动,以项目见效检验教育实践活动成果,千方百计实现经济“止缓、回稳、促增”。
一人一项目,牵头包联。结合年初制定的“三包三联”责任制,印发《县级领导包联重点项目和重点情况表》,对全县18个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项目进行责任分解,每个项目都明确1名县级领导包联主抓,全力推进。
统筹资源,合力推进。包联项目涉及工业、新能源等领域,要求包联领导一切围着项目干,主动与上级部门沟通,积极调动项目单位及相关部门的积极性,在谋划中推进,在协调中落实。对正在开展前期工作的项目,稳步推进立项、土地征迁、环评等工作;已经开工的,重点抓服务、给保障。
制度保障,推动落实。建立项目倒逼机制,倒排工期,保证进度。各包联领导与相关单位建立了信息收集、分析研判、沟通会商、督促落实等多项制度,及时了解项目进展,找出关键问题,特别是注重处理好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事项,从长远出发,避免和排除可能对群众产生的不良影响和遗留问题,进一步增强项目实效性,使教育实践活动真正让群众满意。
责编 李京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