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常人眼里,张立柱只是本村——原平市西镇乡文殊庄村卫生室的一位普通村医。只是这一普通人,从其生病开始就变得不普通了:今年1月23日上午,张立柱被当地医院诊断为胰腺癌。此后,不断有村民前来看望,并捐款助其治病。
6月2日,59岁的张立柱终因抵不过病魔而离开了人世。他的离去,不仅引来了无数村民的痛哭,而且打破了当地人死之后前三天只是亲属前来烧纸的习俗。
是什么让这位普通的村医进入了更多人的视野?6月9日,记者来到了他从生至死一直生活的村庄。
免费看病,
远近闻名的全科医生
张立柱是原平市西镇乡文殊庄村人。1971年,初中毕业的他,成为该村惟一的一名村医。此后,他的勤奋好学让其成了当地人眼中的儿科、妇科等全科医生。
有这样的医术,加上24小时随叫随到,风雨无阻,张立柱很快成了当地远近闻名的医生。曾任该村村支书的杨果斌说,除了要给本村村民看病外,附近村庄的许多人也慕名而来。
一天,西镇村的毛拉平生病了,她丈夫来请张立柱。当时已经是半夜十二点多,天下着大雨,张立柱二话不说,骑上自行车立刻出发,最终使病人转危为安,而自己却在回来的途中摔了一跤。
40多年的行医生涯,张立柱为村民针灸、包扎一类的从不收钱,也从未收过出诊费;对待特困家庭和婴儿,他连药费都是自己垫付。村民陈海堂说,“立柱看病一般不要钱,只记到本上。到了秋天卖了玉米,大家再去还钱。”几十年下来,张立柱的本子上记录的药费已高达数万元。
病人多,看病的时间很难确定。“有时,大清早就有人敲门。立柱总吃不上早饭,有时午饭总是拖延到下午两点之后,晚饭则延迟到晚上9点以后。”张立柱的妻子刘拉芳哭着对记者说,“他的腹部总是疼,一直以为是胃炎,却没想到是一场噩梦。”
生命不止,
为村民看病不息
今年年初,因腹痛难忍,张立柱不得不去医院看病,但结果却让全家除他之外的所有人有了天塌下来的感觉。1月23日上午,张立柱被当地医院诊断为胰腺癌。
上午10点多,夫妻俩刚回到家中,张立柱就背上药箱往外走:“不早了,今天病人很多,我要出诊去了。”那一天,他看了十几位病人。
1月24日,带着希望,夫妻俩去省城某医院复诊。结果,张立柱也同样被诊断为患胰腺癌,且已失去手术机会。
此时的张立柱,疼痛逐渐加剧,夜不能寐,但他却一直没有停止为村民看病。村民张高平含着眼泪对记者说,就在春节前几天,她一岁多的小孙女得了病,看了几个医生,都不见好,最后还是让张立柱给治好了。而此时,张立柱是一手捂着暖宝,一手给人看病。
如此直到春节后,妻子刘拉芳带着张立柱赶往北京。就在临行前一天,张立柱还让儿子带着他,把接诊的病人全部巡视一遍……
生命的最后时刻,
想的还是村民
天依然不遂人愿。北京协和医院作出了同样的诊断,认为张立柱身体太虚弱,承受不了化疗。
此时的张立柱,感觉到自己为村民看病的机会已经不多了,于是,就在北京看病期间,他还给西镇乡卫生院蔡果元院长发短信,表示回去后要补上落下的公共卫生工作,并请求给村里派一名医生。
这个村的卫生室,现在只有两名村医,还难以担负起张立柱在时的村卫生室职责。蔡果元告诉记者,我们要培养一名和张立柱医术、责任心相当的村医,还需要一段时间。现在,我们暂时只能采取病人来和医生去两种方式解决这个村村民的看病问题。
离开文殊庄村之前,记者还见到了张立柱在死前十多天写下的一份《逝者遗言》:“尊敬的父老乡亲们、亲爱的父老乡亲们:在恶魔严重威胁我生命的时候,我没有什么丢不下的东西,只有撂不了的营生……可亲可敬的乡亲们啊,只要病魔夺不去我的生命,我一是(定)将更加努力,更加用心地为大家服务。”
责编 李京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