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报视点经报视点

杏儿熟了,果农为何愁了!

来源:山西经济网 作者:靳淑琴 发布时间:2014/6/30 9:45:02

6月9日上午,侯马市白店村北的果园里,老高一家人正在自家果园里摘杏、装箱、过秤……然后装上一辆标有“蔬果急运”字样的农用运输车。

“老哥,今年收成还可以吧?”记者看着老高乐呵呵地点完一叠现金,便凑过去问道。

“不太好!你看那一车杏,才卖了1300多元钱。”老高脸上的笑容有些无奈。他说,他家3亩果园种的是从山东引进的金太阳杏,果面光滑,金黄诱人,肉质细嫩,味甜微酸。今年风调雨顺,杏果丰收,一亩可产四五千斤,可发愁的是没卖上好价钱。

据老高介绍,金太阳杏成熟期短,5月25日开始进入摘果期,一个星期便熟透了,一碰就掉地上了,很多没法装箱。自己运到市场上卖,价钱高,但成本也高,不划算。老高只好守在果园里守株待兔,这样价钱就低了,批发一斤只有五毛钱。

比老高更着急的是同村果农赵双印,赵双印种了18亩杏树。杏园也是一派丰收景象,可这么多的杏儿往哪卖呢?在别人的指点下,老赵于5月31日来到当地电视台,花了900元,作了3天的屏幕飘字广告:“白店村百亩杏园杏儿飘香,‘六一’、端午双节期间市民到此采摘优惠,每斤一元。”

飘字广告产生了效应,不断有市民驾车来到杏园,一边欣赏田园风光,一边品尝杏儿的香甜。但这并不能解决根本问题,大量的杏果依然滞销,眼看着果园地上落了大量的熟透了的杏儿,他无可奈何。

白店村村委主任许晋川介绍说:“我们村有种植水果的传统和技术,60多户村民栽植的油桃、杏等约有1500亩。但农民们闯市场的能力还不高,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很弱。现在杏儿的销售困难,乡里、村里干部都很着急,正在想办法四处联系销路。”

“侯马果业种植规模不大,果农们市场信息不畅,还缺少深加工业支撑。下一步,我们要扶持发展水果深加工企业,彻底解决水果销路难问题。”侯马市农委负责人说。

本报记者 靳淑琴 通讯员 崔选荣 秦明忠

责编 李京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