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冯毅松 通讯员 李文忠 郝建蕾
今年以来,面对严峻复杂的国内外经济形势以及持续低迷的煤炭市场,武乡县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增大。对此,该县县委、县政府科学研判,积极把贯彻国家金融政策、推进金融创新与支持地方经济发展有机结合,通过政银牵手巧搭台,在城镇化建设、产业发展、服务“三农”等方面狠下功夫,为革命老区可持续发展、跨越式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引来“源头活水”。
加强基金试点工作,助力老区城镇化建设。为有效破解融资难题,武乡县委、县政府打破传统思维,尝试走出一条政府引导、基金开路、金融招商、社会融资的城镇化建设新路。作为全省首批城镇化建设基金工作试点县,该县即时注册成立武乡县武石投资合伙企业,以有限合伙的方式组建预期规模5亿元的城镇化建设基金。基金建立了市场化的投融资决策和风控机制,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精选城镇化和产业化项目包。首批投资项目中,提供3500万元项目资本金,撬动农发行6400万元贷款进行土地收储,将有效缓解城镇化建设及产业化发展的土地紧张问题;棚户区改造项目在得到资金支持后也全面开工;以优先股方式向大山禽业投资300万元,解决了其资本金及流动性不足问题,盈利将首次突破1000万元大关;投资200万元支持三里湾农民专业合作社扩大种植基地、延伸产业链,引导传统农民专业合作社转型跨越到更高水平。
深化“助保贷”业务,扶持中小微企业发展。大山禽业在一、三期信贷资金池中均获得500万元贷款支持;双丰养殖有限公司在一、三期信贷资金池中分别获得300万元、400万元贷款支持……信贷资金投放迅速,还款还贷及时,如此健康有序的金融信贷环境得益于武乡县在全市率先推出“助保贷”业务,以政府信用、部分资金及贷款企业缴纳一定比例的助保金,对中小微企业的贷款进行担保,帮助其建立畅通的融资渠道,同时也实现了政、银、企三方共赢。在此项业务中,武乡县政府出资1000万元,撬动建设银行武乡支行出资9000万元,形成1亿元的信贷资金池,用以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截至目前,已经分四批为16家企业投放了将近1.36亿元的流动性贷款。
推行“农金村办”金融服务,延伸乡村一级便民服务方式。去年,武乡县启动了“推进四位一体信用体系”建设,在全县56个行政村建立“农金服务站”进行试点,推行农金村办行政村金融服务,有效衔接金融机构贷款业务发展与农商户贷款需求。此举在提高农村金融服务便利度、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全县逐步建立了完善的信用市场环境和金融服务“三农”长效机制。目前已完成农户评级4万余户,完成信用商户评级2225户,发放小额信用贷款达2350万元,财信融资性担保公司为“三农”产业提供了1240万元的担保贷款,为广大农村地区发展蔬菜大棚、经济林种植、养殖小区建设等提供了强大助力。
此外,该县还积极研究商户贷款方案,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流程,探索支持商户流动性贷款需求的新模式,选择优势产业和企业,嫁接资本市场,借助资本的力量推进产业升级和企业成长,激发县域经济发展新活力。
责编 康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