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报视点经报视点

破解“卖奶难” 重在练内功

来源:山西经济网 作者:魏贵富 发布时间:2015/1/21 9:04:50

“卖奶难”!这是最近一段时期让奶农们头痛不已的烦心事,也是正在持续,恐怕短期内难以彻底解决的难题。笔者从我省奶牛养殖大市朔州市、晋中市了解到,虽然我省的“卖奶难”问题不及河北、河南等周边省份严重,但牛奶价格持续低迷,牛奶销售困难也同样困扰着奶业。

如何解决“卖奶难”呢?日前农业部发出紧急通知,要求各地要迅速行动起来,采取有效措施,全力以赴协调处理奶企限收、拒收鲜奶之事。同时,要加大对奶业的政策扶持和生产救助力度,帮助奶农渡过难关。应当说这些举措是及时的必要的,对缓解当前奶业困局很重要。

但是,笔者认为,解决“卖奶难”除了果断施救,解燃眉之急,更要从长计议,把这次“奶剩”作为奶业提档升级的一次机遇,借市场倒逼契机促奶业苦练内功,“强壮筋骨”,以求夯实奶业长远兴盛之基。

之所以将练内功作为破解“卖奶难”之策,是因为国内奶业与国际奶业“大佬”们相比,还有不小的差距,同台竞技实力不足。

众所周知,造成这次“卖奶难”的主要原因是进口奶大举入境所致,是新西兰、澳大利亚、欧盟、美国等世界主要牛奶产区产能过剩,通过市场传导造成国内出现输入性“奶剩”所致。为什么大量的进口奶能够潮水般登陆国内市场?其背后的推手就是价格,“洋奶”价格远低于国内,具有压倒性优势。为什么“洋奶”漂洋过海入境还会比国产奶便宜,比国产奶更有竞争力?原因在于人家是奶业强国,整个奶业非常现代化,规模化、集约化水平很高,投入产出比更高。这就是国内奶业和国际奶业的现实差距,因此,国内奶业必须苦练内功弥补“短板”,变“危”为“机”,努力转型升级,缩小差距。

之所以强调练内功,还在于国内奶业急需改进现有发展模式。在国外,奶农和乳企是合作关系,养殖、加工、销售一体化,各环节合理分配利润,因此养殖数量和产量也比较稳定。而国内现在的情况则不然,奶农和乳企是博弈关系。牛怎么养,养多少,奶农说了算,而奶卖多少钱,要多大量,乳企说了算。乳品企业只管加工,掌控生鲜乳的收购权和定价权,奶农只养牛,处于弱势地位,这就形成了奶少时抢奶、奶多时限收拒收,奶业内部的内耗。如今要与国际“奶霸”们竞争,国内奶业内部是该调整思路走向联合了。

可以相信,当国内奶业真正做大做强,有了与国际“奶霸”们一争高下的实力,当国内奶业发展模式更加科学而富有竞争力之时,“卖奶难”自然也就不难了。

责编 李京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