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豆将成“主粮”了。这是日前国家农业部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安排。在中国已有400多年种植历史的土豆,将成为我国继稻米、小麦、玉米之后的第四大主粮。作为全国土豆主产区之一的山西,国家将要实施的土豆“主粮化”战略,对山西意味着什么呢?为此,记者近日专门走访了省农业厅相关负责人。
土豆产业的春天来了
土豆“主粮化”,对山西农业来说是一次难得的发展机遇,可以说为山西土豆产业的大发展迎来了春天。省农业厅种植业处处长冀俊强如是说。它意味着山西土豆产业在自然条件、生产传统等方面的优势获得了尽情施展的广阔天地。
确实如此。山西地处黄土高原东部,纬度偏北,海拔较高,气候冷凉,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具有发展土豆产业最为理想的地理条件。同时,由于土壤疏松、富含钾元素,空气干燥,疫病发生频率低,有利于马铃薯块茎形成、膨大和淀粉积累,是全国当之无愧的最适宜土豆种植的黄金产区之一。尤其是在山西北部及西部的土豆种植区大同、朔州、忻州、吕梁,平均海拔大都在1200米以上,年平均温度6℃,无霜期100~140天以上,气候冷凉,所产马铃薯具有块大、整齐、表皮光洁、淀粉含量高、商品性好的特点,其品质在国内属于上乘。
同时,山西不但是土豆优势生产区,还是国内土豆良种繁育最佳基地之一。由于境内海拔高、气温低、风速大、病害少,在这里繁育的脱毒种薯退化慢、产量高、适应性强,因此早已被农业部确定为华北地区种植土豆优势区,国内主要的土豆脱毒种薯繁育基地。
更为有利的是,山西发展土豆产业有着绝佳的基础。一是多年来农民素有种植土豆的传统习惯,一直是国内十大土豆主产省之一。二是近年来,省政府实施振兴小杂粮战略(土豆被列为小杂粮序列),促进山西土豆种植面积快速增长并稳定在350万亩左右,成为了全省继玉米、小麦之后的第三大作物。三是在山西产业政策的引导下,全省已建成平鲁、临县、左云、方山、静乐、娄烦、右玉、五寨等40多个土豆基地县,正在构建雁门关、太行山、吕梁山三大土豆黄金产业带,土豆产业渐成大气候。
省农业厅种植业处处长冀俊强认为,山西发展土豆产业的天时、地利、人和可谓占尽,如今国家土豆“主粮化”战略的实施,必将让山西好风凭借力,扬帆万里行。
土豆生产的“短板”亟待弥补
冯耀斌是山西省农业种子总站(省薯类脱毒中心)副站长,多年从事脱毒种薯繁育推广的管理工作,对全省土豆从良种繁育、新品种推广,到产业发展现状可谓了然于心。他告诉记者,山西土豆产业确实有先天优势,但不可否认也有后天不足。现在国家实施土豆“主粮化”战略,为山西土豆产业发展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遇,但山西必须努力弥补土豆生产中的“短板”,才能抓住机遇,用好机遇。
众所周知,土豆生产中使用优质脱毒种薯,一般可提高产量30%-50%,较好的情况下产量可成倍增加,是土豆生产中最为关键的一环。然而,我省在脱毒种薯推广方面却比较落后,水平低于甘肃、内蒙古等兄弟省区,形成了生产中“短板”。虽然从2010年开始,我省连续5年实施了“土豆良种繁育补贴项目”,在全省建立了左云、阳高、右玉、古交、娄烦、岚县等一批脱毒种薯繁育基地,使全省微型薯生产量由2009年不足2000万粒,发展到2014年的3800万粒;原种和一级种薯基地面积由2009年的0.78万亩、5.92万亩,发展到目前的1.75万亩、14.25万亩;一级种薯生产量由2009年的7.1万吨,发展到目前的19.74万吨。但是,截至目前,全省一级种薯的覆盖率也只有40%,与国内土豆产业强省相比仍有不小差距。
再者,土豆品种相对单一,以鲜食品种为主,缺乏加工专用型品种和早熟菜用型品种,也是我省土豆生产中的“短板”。虽然近年来我省在土豆品种推广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应用了克新1号、冀张薯8号、晋薯7号、青薯9号、费乌瑞它、大西洋等20多个品种,土豆品种结构得到了一定调整,但目前山西土豆专用品种使用率仅有10%,离全国专用土豆使用率20%的水平还有很大差距。从土豆“主粮化”的要求看,专用土豆必定是未来发展的方向,因此,这个“短板”不但急需补,而且也是必须补。
土豆加工业面临挑战
土豆“主粮化”的核心,在于要改变土豆的蔬菜身份,改变鲜食为主的传统,要真正以形式多样的主食品种走向百姓的餐桌。省农产品加工局局长李岳峰一语中的。
他说,英国等西方早已将土豆“主粮化”的发达国家,土豆的加工业非常发达,他们将土豆加工成如同小麦粉一样多种多样的食品,通过深加工完成了土豆的“主粮化”过程。对于山西来说,我们要实现土豆“主粮化”,现有的土豆加工业确实不适应,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所以必须通过拉长产业链,实施深加工,开发新产品,来适应“主粮化”对加工业的要求。
当前,我省土豆主要以鲜食为主,以菜用为主,加工转化率仅有28%,转化水平很低。同时,加工方式也很落后,基本上是以一家一户家庭小作坊式的初级加工模式为主。主要初加工产品为粗淀粉、粉条、粉丝、粉皮等。近年来,虽然政府加大了对农产品加工业的政策及资金扶持力度,土豆加工业得到了迅速发展,培育了山西蓝顿旭美有限公司这样的以薯条系列加工为主的大型企业,打造了双喜鹏程淀粉、雪龙公司、宜芳食品、方山隆盛、京奥等一批规模化的专业加工企业,但对于鲜薯的加工转化还很有限,对于年产近400万吨的土豆总量来说,还远远不够。
省农产品加工局局长李岳峰认为,土豆“主粮化”对山西土豆加工业是挑战也是机遇,是压力也是动力。举例说明,土豆加工成薯条可升值50倍,加工成薯泥可升值40倍,加工成薯类膨化食品可升值30倍,加工成油炸薯片可升值25倍。土豆深加工的诱人效益,将会吸引社会资本加盟到土豆加工的行列中来。更为利好的前景是,“主粮化”之后,消费需求将会大幅度增加,市场需求必将刺激土豆加工业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说,这种挑战值得期待。
责编 李京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