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报视点经报视点

从餐桌到流水线的人生转型

来源:山西经济网 作者:王龙飞 发布时间:2015/2/13 9:00:07

在晟皓光电采访,有一个数据让记者吃惊:305名员工中,有295人是古书院矿转岗过来的。

在固焊车间,记者看到一些接近不惑之年的女职工们正在紧张地忙碌着。公司党支部书记李志峰告诉记者,这是从班中餐转岗分流过来的。

固焊车间是晟皓公司封装生产线的第一道关口,机台最多、工艺要求最高、车间设备投资最大、机台操作最难。这群转岗过来的妇女们顶着接受能力下降、动手能力弱、专业与职业不对口、高技术要求的压力,奋起直追,拿出最高亢的工作热情和学习能力,潜心钻研机台的操作技术,开始了新的征程。

设备进厂时,她们将90多台机器、30多台烤箱和90多个质检台、操作台、货架等,挨个儿擦干净外包装和轮子,推进车间,配合工程师将机台移动若干次,并合理定位,差距不得超过1毫米。待气管、电源等一切装配齐全后,设备厂商的工程师们来装机和培训。

从对LED一无所知,到熟练操作机台,期间的困难可想而知,她们没有退缩,严肃、认真地学习,笔记记得工工整整,她们自我解嘲,好久没有拿过笔了,有些字都忘了怎么写,加拼音呗!她们打破沙锅问到底的精神,折服了身边每一个人,有时候工程师被问烦了,她们给师傅们讲几个笑话,总之怎么能让师傅好好教就怎么来。一遍学不会,就多学几遍,工作八小时,趴在机台上八小时。在家玩电脑只会聊个QQ斗个地主的女人们,用U盘拷程序,重装系统和软件,主板主机清洁保养,电路气路的接口和走向,机械运动的程序和规律,她们从没想过有朝一日能把这些与她们平日生活不相干的东西学会。在结构最复杂,精密度最高的焊线机学习过程中,她们还把机台操作中所需的英语单词背了又背,俨然一个初中生的刻苦模样。她们深知自己的职责所在,就是在工程师离开公司后,保证机台的正常运行,排除机台运行过程中的各种故障,包括零配件的更换,产品品种的更换对机台的相应调整等等。短短的两个月里,她们苦心学习,而事实证明,所有的付出都会有收获。当第三批转岗分流人员上岗时,厂家的机台售后服务工程师结束了自己的工作,这个时候,她们做起了师傅,把自己对机台的理解用最简单的语言阐述给徒弟们,教会徒弟们基本操作,而她们则担任起了修机调机的重任。

如今,她们的岗位之重无人可替,且与公司的机台维护成本、产量产能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而她们说,在这里她们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

责编 李京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