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报视点经报视点

新农合直补将实现“全省漫游”

来源:山西经济网 作者:褚艳 发布时间:2015/8/31 9:42:21

手机有漫游服务,山西省新农合直补也“全省漫游”了。您在县里、市县看病享受新农合直补,到省级大医院同样可以享受直补。

“真的不用回去报销了?在这儿就能直接报销?”8月26日上午,山医大一院办理出院手续的窗口前,临汾市汾西县的亢女士咨询住院报销费用的事宜,她有点不敢相信,在省城大医院看病也能直接报销了,这让小亢全家喜出望外。

“以前都是拿回去报销,前段时间,我婆婆在太原看了病,回去等了3个月才报了。这次直接就能报销,不用来来回回跑了,真是越来越方便了。”小亢一脸高兴地说,她的姐姐出现了难产症状,当地医院开了转诊单后,一家人赶到省级医院进行了剖腹产手术,顺利生下了一对双胞胎。

■ 太原率先实行直补,出院即报销费用

8月27日上午,参加新农合的阳曲县侯村乡的张改变来到太原中心医院复诊。“现在看病挺方便,负担也不重,我患有风湿性心脏病,在这个医院住院时,先住院后付费,一共花了12442元,出院时当场给报了6008元。”张改变说。

早在2009年,太原市率先在全省开展了新农合即时结算,方便参合农民看病。

“实行即时结算后,太原市内一市三县六区的参合农民,在市级定点医院接受治疗,出院时只需要向医院交付除去新农合报销后剩余的医疗费,新农合报销的钱先由医院垫付,再由医院跟各新农合管理机构进行结算。”太原中心医院医保科的曹晓华告诉记者,近几年来,每年都有近2000名参合患者在该院享受直补政策。

为进一步减轻农民就医负担,2013年,太原又率先推出了“先住院后付费”服务模式。与此同时,该市加强和规范新农合市级定点医疗机构管理,促进了医疗机构自觉地执行新农合的基本用药和检查的要求,让参合农民得到了实惠。

记者在张改变的住院补偿审批单上看到,6385.72元的西药费用中,只有5.72元的费用不参与报销;总费用12442.64元中,参与补偿费用11487.13元,可见该院在控制用药方面做了很多工作。

曹晓华说:“新农合基金的盘子小,严格控制用药,参合农民就能多报点,看病负担就轻。让患者花最少的钱看好病,这也是医改的目的。”

不仅在公立医院,民营医院也严格执行新农合直补政策。太原长城医院是一所以创伤骨科、显微手外科为重点学科的综合性民营医院,2013年成为省级新农合定点医院。

采访时,下个月即将出院的太原市万柏林区的郭双元表示,他切身感受到了医院为患者着想的新理念。“2008年我受了工伤,右腿骨缺了13公分,跑了很多医院都说这腿保不住了,让截肢,那样的话,我可能就成了残疾人了。来到这里后,竟奇迹般地让我的腿恢复了。”老郭感动地说,他住院时间长费用也大,医院尽量选可报销的药品为他省钱。

■ 打通省级直补通道,为农民看病减负

近年来,我省不断提升新农合保障水平,农民就医越来越有保障。然而,多数参合农民还面临着一个难题:一旦得了重大疾病,多数选择到山医大一院、省人民医院等省级医院接受治疗。但一直以来,参合农民在这些医院无法享受新农合直补。

“农民看病最发愁的就是报销问题,必须先支付高额的住院费用,出院后再拿着各种报销单据,在规定时间内回当地报销,很多农民还需要多次往返参合地和就诊医院,承受着经济和身体的双重压力。”省肿瘤医院免疫中心主任苏文说。

实行省级医院即时结算,是破解农民报销难题、提高人民福祉的重要举措。从2010年开始,我省进行了积极的探索。

2010年8月,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先后与临县、柳林县、洪洞县签订异地直补协议。这些县的参合农民来医院看病,出院时就能享受新农合直报,不用再为报销医疗费来回奔波。

这是我省省级新农合定点医院异地报销的破冰之举。该院相关负责人介绍,实施异地直补后的一年中,三县有1357名农民在该院看病,医院通过直接结算补偿给农民1070万元,直接让农民受了益。

2011年,太钢总医院与代县签订新农合直补协议。山医大二院和忻州市于2012年试点医院直补。

2012年,我省又分别在山西大医院、省眼科医院试点了按“病种”收付费测算和即时结报工作,农民受益明显。

为推广这一政策,我省加快了进度,各市积极推进支付方式改革与信息化管理。省肿瘤医院、太钢总医院等省级医院纷纷试点,为实现省级医院即时结算奠定了基础。

2015年4月14日,我省决定,从今年10月1日起,全省实施即时结算。根据各地实际情况,全省11个市和53所新农合省级定点医院分两批实行,5月1日首批启动太原、晋中等7个市和山西大医院、山西省人民医院等10所省级三甲医院,后半年实现省级医院即时结算全覆盖。

省新农合管理中心副主任李关海介绍,实行省级结算后,参合农民到省级定点医院住院,出院时可享受55%的报销比例,农民只承担自负部分就可以放心回家了。

“省级直补让农民享受到了最优质的医疗资源和惠民政策,深受农民欢迎,知道这项政策的人也越来越多了,5月到7月,我们医院就有2500多名参合农民享受了这一政策,而且呈逐月上升的趋势。”山医大一院新农合办公室主任吴继萍告诉记者。

■ 创新核算模式,让2500万农民方便就医

“目前正在加快新农合的省级信息系统平台与各医院管理系统的对接,实现医保信息互联互通,便于提取住院病人的信息,同时进一步优化流程,提升新农合补偿结算服务效率,真正让群众看病就医更方便。”省新农合管理中心主任韩荣莲告诉记者,晋城、长治、阳泉、忻州4市正加紧接口改造,10月1日起将实现“哪里住院,哪里报销,出院当天,即时结报”。

在推进省级直补过程中,我省突破常规,在资金划转、核算等关键环节进行了创新性探索,初步形成了在全国独具特色的新农合资金核算模式,保障了省级结算工作顺利实施。

在结算方面,采取“一对一”的省级直接结算兑现的服务模式,即由省级新农合管理机构直接与省级医疗机构开展补偿工作,这是我省新农合制度的一项突破和创新。相比于全国其他省份由省级医院与全省一百多个县分别结算,节约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成本,最大程度方便了省级医疗机构。

“考虑到省级医院就医人群数量巨大,来源复杂,我省组建了一支专业队伍完成补偿结算流程中的各项工作。”李关海介绍,我省在不增加财政供养人员的前提下,采取集中办公的办法,由医院相关人员组成专业队伍,按需设岗,统一管理,分别组成从资料接收到审核结算等各相关小组,形成较完善的补偿结算管理流程。

在补偿资金管理方面,我省将各地在省级医院发生的补偿资金统一上解划转至省级财政部门设立的专门账户,由省级新农合管理机构统一管理,按时向医疗机构支付补偿垫付款项。同时,将各地资金按行政区分别设立分户,资金产生的利息等收入仍归入各地分户,保证了各地基金的完整性。

省卫计委相关负责人称,此举不仅可以减轻农民就医负担,简化报销流程,还有利于对新农合基金安全监管,有效防止不法分子利用虚假发票弄虚作假的“骗保”行为。

新农合基金是农民的“血汗钱”和“保命钱”,我省将加强对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的监管,规范其医疗服务行为,使新农合各项惠民政策落到实处,让2500万名参合农民享受到优质、高效、廉价、便捷的医疗服务。

新农合,请“游”得更远些

近年来,我省新农合跨区域即时结算范围逐渐扩大,如今“直补”即将从市级“漫游”到省级,参合农民在哪里就医都可享受直补政策。然而,有一群参合农民却无法享受这一政策。

随着城乡一体化进程加快,大量农民外出打工、跨省流动,长年飘泊在外的他们,很难享受到在原籍的农村合作医疗补助,而新农合难以跨省直接报销,一旦生病住院,面临着垫付多、报销难的沉重压力,一直让他们很揪心。

此外,还有大批来山西务工的人员,他们就医与报销的不便,可能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他们在我省的归属感。外出务工人员期盼着新农合直补“漫游服务”的触角延伸到省外,实现异地看病报销直补。

山西是全国继湖南省实行省级归集资金进行省级医院统一结算的第二个省份,对探索新农合异地就医补偿,提高新农合统筹层次和制度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作用。

关注外出务工人员的就医,是关乎农民最直接、最现实、最迫切的利益问题之一。新农合跨省直补,已是众望所归,大势所趋。我们希望山西能够积极创新,在全面实现省内就医费用即时结算的基础上,不遗余力打破跨省平台壁垒,推进新农合的跨省即时结算,继续走在全国前列,让每个外出务工人员都能享受到新农合惠民、便民的好政策,最终实现全民的公共服务均等化。

相关链接

山西省新农合制度自2008年实现全面覆盖以来,个人筹资标准连年提升。2012年,全省人均筹资标准为290元,住院补偿封顶线为10万元;2013年,全省人均筹资标准达到了340元,住院补偿封顶线提高至15万元;2014年,新农合参合率达99.4%,人均筹资标准达390元,均创历年新高。

为进一步减轻农村居民的大病医疗负担,2015年,我省继续提高新农合保障水平,参合率继续保持在95%以上,新农合人均筹资标准由2014年的390元提高到470元,其中财政补助人均增加60元。

大病保障范围逐步扩大

我省新农合大病保障范围逐步扩大,门诊慢性病保障由30种增加到35种,重大疾病救助病种由22种增加到24种,分别为:儿童白血病、儿童先心病、重性精神疾病、乳腺癌、宫颈癌、终末期肾病、结肠癌、直肠癌、食道癌、胃癌、肺癌、急性心肌梗塞、1型糖尿病、甲亢、脑梗死、唇腭裂、血友病、慢性粒细胞白血病、艾滋病机会性感染、耐多药肺结核、尿道下裂、苯丙酮尿症、儿童先天性巨结肠、儿童先天性幽门狭窄。

报销比例为70%-90%

重大疾病补偿比例不低于70%,全部实行定点医院救治、按病种定(限)额付费、出院即时结报。在享受新农合70%的补偿基础上,民政部门对符合条件的贫困患者进行医疗救助,报销医疗费用的20%。也就是说,对于贫困患者,治疗费用最高可报销90%,个人只需支付10%,让参合农民真正不再为重大疾病而发愁。

大病保险报销40万元封顶

新农合大病保险是我省2014年全面推行的一项惠民政策,参合大病患者个人最高报销封顶达40万元。即利用新农合基金购买大病保险,在新农合报销的基础上,对参合农民大病患者发生的高额医疗费用再给予补偿,并与医疗救助有效衔接,形成多重保障机制,提高参合居民重大疾病医疗保障水平,切实减轻农民患大病的医疗费用负担,防止因病致贫、因病返贫。

责编 李京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