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太原9月12日讯(记者 巩国强)由太原市拍卖行业协会筹建的太原公共资源拍卖中心11日正式挂牌运行,标志着我省首家以“互联网+拍卖”模式建设的“山西拍卖网”落地省城,首次构建了完全阳光化、公开化、规范化的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在促进市场资源优化配置、推进政府政务公开方面取得了实质性进展。
近年来,我省公共资源交易市场建设稳步推进,拍卖企业快速发展,对全省经济发展和市场经济体系的完善取得了积极的推进作用。但有些交易市场运行不规范,公开性和透明度不够,容易产生权力寻租和滋生腐败,也不利于激发市场活力。而基于“互联网+拍卖”的新型公共资源拍卖模式使得这一难题迎刃而解。 早在2014年,太原市拍卖行业协会就与上海拍卖行业协会共同研发专供公共资源拍卖的3.0版网络系统,并于2015年5月建成了“山西拍卖网”,实现了互联网与拍卖的有机结合,是国内最先进的拍卖交易网络服务系统,成为华北地区唯一一家线下有专业团队服务支撑、线上有专门网络技术支撑、兼容互补的专业化服务拍卖平台。 该网络系统首次实现了竞买人线下服务和线上竞价融合、传统拍卖与互联网拍卖融合,具有拍卖方式多样、标的展示丰富、公开接受监督、一站式参与拍卖、支持移动终端、支持分享转发、跨平台覆盖广等多项功能。委托方、竞买人和监管部门可通过pc、移动终端实现网上咨询、服务登记、同步竞拍、支付结算一站式服务和全程监督,完全可以做到信息充分、竞价充分、监督充分,形成专业、权威、公开的电子商务交易平台。
太原公拍中心通过传统拍卖与网络竞拍的融合,可为公共资源拍卖、司法拍卖和社会大众提供立体式服务。作为提升公共资源处置现代化水平、丰富服务手段的重要举措,此次“山西拍卖网”的建成和使用,标志着我省对拍卖市场的监管力度和效率的进一步强化,同时,也意味着我省拍卖行业自身的经营管理和服务水平由此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责编 李京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