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太原9月27日讯(记者 王龙飞)到“十三五”末,全省形成产业集群150个左右,实现销售收入1500亿元以上。省经信委、省中小企业局日前发布《关于加快发展中小企业产业集群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要发挥产业集群在中小企业发展中的重要载体作用,促进产业集群发展迈上新台阶。
引进和培育整机企业。《实施意见》提出要有重点地面向经济发达地区、转型创业发展群体开展产业链招商、集群化招商,主动承接产业转移,引进一批综合效益好、对区域经济带动性强的中小企业产业集群项目,尤其注重引进和培育整机设备企业,鼓励骨干企业由单机制造向系统集成转变,零部件生产向整机设备制造转变,提升企业整体部分能力。
发挥龙头企业作用。加快推动龙头企业通过联合、并购和品牌经营、虚拟经营等现代方式整合中小微企业,提高产业集中度。鼓励龙头企业剥离专业化强的零部件和生产工艺,发展专业化配套企业,提高专业化协作和配套能力水平。
延伸产业链条和协作配套。要重点发展产业集群主导产业。按照“专精特新”的思路,明确产业纵向延伸方向和横向配套重点,发展研发、制造、销售、物流及其他生产性服务业一体化的产业链体系。着力培育一批专业化优势明显、竞争能力强的中小微企业,推进关联企业的协作和集聚。围绕主导产业和大企业大项目,采取专业分工、服务外包、订单生产等多种方式,与重点骨干企业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提高协作配套能力。
加快技术创新体系建设。支持建设中小企业技术中心和行业技术中心,鼓励集群内企业引进和设立各类研发机构、培训中心、产业化基地等,集聚创新资源,丰富创新载体。搭建企业间技术转让交易平台,实现技术创新成果在产业集群内的无障碍流动。
推进自主品牌体系建设。鼓励产业集群中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的名牌产品企业扩大品牌经营规模,推动生产要素向知名品牌和优势企业流动。
我省将完善产业集群公共服务。《实施意见》提出要依托龙头企业,整合各类服务资源,建设产业集群技术研发中心、产品质量检测中心和知识产权服务机构等公共服务平台,为集群内企业提供研究开发、检验检测、信息咨询等公益性服务。积极探索政府购买服务有效形式,鼓励各类中介服务机构进驻产业集群,为企业提供管理咨询、技术专利、人才培训、市场营销、融资担保等专业性服务。引导和推动产业集群加强专业性协会建设,加强行业自律,规范竞争秩序。同时加强产业集群公共基础设施建设。
责编 李京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