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太原9月29日讯(首席记者 齐泽萍)2016年底前,我省将依托各级公共就业人才服务机构,利用现有工作场所、创业孵化基地、创业园区、高校院所等,设立专门的创业服务窗口或“绿色通道”,在乡镇(街道、社区)和村设立创业指导服务站,为各类创业者提供“一条龙”“一站式”的精准创业服务。9月28日,省人社厅发布了《完善公共创业服务平台建设的实施方案》。
公共创业服务平台主要服务内容包括政策支持、创业培训、创业实训、创业孵化、融资服务、导师指导、项目推广、延伸服务、信息发布等方面。
其中,政策支持方面,建立创业政策发布平台,组织开展各项创业扶持政策的宣传和咨询工作。创业培训方面,开发针对不同创业群体、创业活动不同阶段特点的特色创业培训项目,建立高水平、专兼职的创业培训师资队伍。创业实训方面,引导、支持和鼓励企业、社会组织利用自有创业场所、资金、技术、项目、队伍等资源,对有创业意愿及创业能力人员开展不超过6个月的创业实训。创业孵化方面,大力扶持发展“创业咖啡”、创客空间、创新工场等灵活多样的新型小型创业孵化平台,为创业者提供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开放式的孵化平台和发展空间。融资服务方面,发挥政策性融资服务机构的基础作用,设立创业担保贷款、政策性小额贷款、创业基金等融资服务窗口。导师指导方面,建立由企业家、创业成功人士等组成的创业导师(专家)服务队伍,对创业者开展“一对一”创业指导服务。定期举办创业大赛、创业沙龙、创业论坛、创业训练营、创业成果展示会、创业项目推介会等活动,完善创业项目推介服务功能,搭建创业项目推介展示平台。在信息发布上,采用“互联网+”精准创业服务的模式,建立网站、手机APP、微信公众号等在线咨询、政策资讯、项目推介等公共创业服务线上信息发布平台,实现资源互通共享。
责编 李京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