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帆起航,任重道远。12月15日,为进一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三个突破”战略部署,推动“六大发展”,省国税、地税部门与省内银行机构在太原举行银税合作集中签约仪式,此举标志着我省深化银税合作步入“新征程”。
当日,省国税局、省地税局、省金融办、山西银监局、人民银行太原中心支行、省工商联、省中小企业局等省直单位负责人以及省内18家银行业金融机构负责人均现身会场,并现场签订银税合作意向书;山西省直属商会负责人和民营企业、中小微企业代表及新闻媒体也都出席会议。
事实上,为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推动山西民营经济发展,早在今年11月6日,省国税局、省地税局、省金融办、省工商联等7个单位就和省内12家银行举行了首次银税合作座谈会议,正式启动银税合作工作。
“四次联席会议后,最终与省内18家银行业金融机构达成合作共识。我们一致认为,银税合作是一项促进纳税人税法遵从、促进银行信贷、促进企业发展、促进山西信用体系建设的‘四方共赢’的重要举措。”签约仪式上,省国税局党组副书记、巡视员王德平表示,正确的顶层设计和共同目标,奠定了多方合作基础;共同制定的银税合作方案,最终确立了银税合作“五步走”的奋斗目标。
为打好这一“仗”,省国税局先后与建行、光大银行签订银税合作战略框架协议,启动基于互联网的线上信息传输合作模式。目前与民生、华夏、兴业三家银行的银税互动服务产品已成熟,与其他行的合作也在紧锣密鼓推进中……
据悉,为全面推进银税合作,省国税局以“互联网+税务”战略为指导,建立了省国税局牵头,省地税局、省银监局、省工商联、省中小企业局共同参与的联席会议制度,全面推进银税合作,深化纳税信用和金融授信两大领域信息共享和服务联动,在坚持双向互动、安全保密、守信激励、失信惩戒的基础上,支持诚信纳税企业特别是民营中小微企业健康成长。
让人欣喜的是,目前,“小试牛刀”的银税合作已取得不错的效果。有数据显示:截至11月底,仅与建行山西分行签约全省已有“税易贷”客户35户,贷款余额2149万元。同时,建行、光大银行、邮政储蓄银行山西支行及山西省农村信用合作社等单位与省国税局、省地税局开展了银税合作项目,共为302户企业发放贷款8.41亿元。
开展银税合作工作是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题,创新小微企业融资方式,助力小微企业发展,推动税务部门与银行之间信息互通,改进金融服务,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重要举措,是推动的创新之举。
因此,税务部门、金融部门、工商联、中小企业局等部门必将围绕扶助民营中小微企业,以税务信用为依托,以金融授信为纽带,以工商联、中小企业局跟踪问效为落脚点,构建成多部门联动的共治格局,形成联动闭环运行机制。此举不但有利于降低金融机构的授信风险,还为民营中小微企业以信融资、降低成本,持续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开辟了一条新路径。
打好“冬季行动”破冰之仗
对于全省民营经济而言,2015年,既是艰难创业的一年,又是利好不断的一年。
无论是9月1日,让全省民营企业家们“扫障碍、提信心、鼓干劲”的全省民营经济推进大会的召开,还是12月15日刚刚在省国税局举行的规模空前、史无前例的银税合作签约仪式,几大围绕民营经济突破发展而打响的“冬季行动”破冰之仗,都让人在寒冷冬日感受到一丝温暖。
推进银税合作,从长远看,是一件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光辉事业。尤其是在我省经济下行压力仍然较大,税收收入形势异常严峻,金融产业发展不足,资本市场严重滞后,民营企业发展面临“寒冬”的当下,银税合作签约仪式的举行,更是为广大中小微企业缓解融资难题开辟了一条新路子。
有关部门提供的一份资料让人忧心:截至今年三季度末,全省本外币存贷比高达98%,居于较高水平,和各家银行非常充裕的流动资金相比,我省民营企业、小微企业“缺血”问题异常严峻。如何化解银企矛盾,如何突破发展瓶颈,如何让企业贷到款,不仅是我省面临的问题,更早已成为社会性难题。
事实上,这个问题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社会方方面面共同发力。而眼前,我省银税合作让国税、地税、金融机构强强联手,把企业纳税作为信用,为优质民营企业提供无抵押、无担保贷款,不仅是创新突破,更是贯彻省委、省政府“六大发展”、“三个突破”的务实举措。
我省当前正处于关键的历史时期,在节骨眼上,更需要我们以“抓铁有痕”“马上就办”的劲头狠抓落实,把大事抓细,好事办好,真正拓宽我省银税合作的广度和深度,加强双方信息互通互享的配合力度,加大助力小微企业破冰前行的攻坚力度,真正扶持我省民营经济转型创新发展。
这是一件大事,更是一件好事。但说一千道一万,最重要的还是要把这件大事、好事做成实事。正如省委常委、统战部长、省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孙绍骋所言,不落实,再好的蓝图只能是一纸空文。
责编 李京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