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健康
“拒绝上学门诊”需以系统性思维破题
据媒体报道,北京儿童医院2024年6月开设了“拒绝上学门诊”,已接诊近1万人次,甚至出现一号难求的情况。评论区里有人感慨当下孩子学习压力太大,有人诉说自家孩子有类似倾向,急切询问应对之策,字里行间满是焦虑与不安。
“拒绝上学门诊”一号难求背后是多重结构性矛盾的交织与碰撞,需以系统性思维破题。当升学率、分数排名成为衡量教育价值的唯一标尺,标准化考核的流水线,将知识切割为可量化的碎片,却消解了探索的乐趣与思维的创造性。一方面,家长将自身焦虑投射为对孩子的过度期待;另一方面,当孩子出现心理危机时,又陷入“病耻感”与“行为矫正”的误区。真正的教育应建立“情感安全基地”,而非制造“双重束缚”的压力牢笼。
教育的终极价值不在于制造“标准化产品”,而在于培养完整的人。唯有打破“医院孤岛”,让教育改革、家庭觉醒与社会支持形成合力,才能让学校重新成为点燃求知火种的圣地,而非压垮心灵的最后一根稻草。(芦燕娟)
责编:吕彬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