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交通交通

神河高速:标准化作业无处不在

来源: 作者:李京益 发布时间:2013/6/20 16:25:03

    拌合站内设洗车池、污水沉淀池和排水系统,上路口也设置轮胎清洗设施……不可想象,在布满钢筋水泥和泥石沙尘的高速公路建设工地,为防止车辆轮胎将外部杂物带入场内,神河高速每个进出场地的节点上都设有洗车池,精细之处体现出神河高速公路标准化建设的细致入微。

    神池至河曲高速公路是我省两条标准化建设示范项目之一,也是我省第一条引进标准化概念的高速公路。6月上旬,记者来到工地现场。

    “神河高速所有标段工程施工,全部按照标准化指导意见施行,桥面铺装、路槽整理、机制砂生产、结构层防污染、拌和站信息化监控、现场文明施工等,每一流程都有标准化作业的规范模式。”神河高速建管处纪检书记秦林青说。

    对于标准化,神河高速的定义是在经济、技术、科学及管理等社会实践中,对重复性事物和概念通过制定、发布和实施标准,达到统一,以获得最佳秩序和社会效益。然而高速公路建设过程千头万绪,细化起来谈何容易,神河高速是如何实现标准化的呢?从小构件工厂化生产中可见一斑。

    “神河高速全线共需路边石17.7万块,路缘石36.7万块,边沟盖板5万块,类型繁杂、数量庞大。”总包4项目副经理赵伟说。为改变过去各标段包工队各自生产,所产构件层次不齐的弊病,建管处选定由一个路基施工标段进行小型构件集中预制,提高了构件整体质量水平。

    在占地15亩的小构件预制厂厂房内记者看到,偌大的厂区被分为原材料区、生产加工区、养生区、模具清洗区、成品包装区等五个区域,厂区内全部硬化,并配置地暖保温及蒸汽养生、自动喷淋设施,每个构件成品上都印有“神河高速”字迹。

    “水泥、沙石、粉煤灰的用量,都是经过电脑计量配比的,通过流水化作业生产而成,既节约人工,又节省占地,还能保证质量和外观。”赵伟说。

    由于增加了地暖和喷淋设施,在冬季也不影响小构件的生产,保证供应。据介绍,冬天小构件三天可脱模,一天的产能达2500块,夏季则一天半脱膜。由于采取标准化作业,不仅质量有了保障,还降低了后期养护费用。据了解,目前预制厂工人正三班倒加紧生产,供应正在收尾阶段的高速公路建设。

    全长99.2公里的神河高速公路,是按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标准建设,起点位于神池县东湖乡,途经神池县、五寨县、偏关县和河曲县,终点位于河曲县科村,预计将于今年10月通车。

本报首席记者 齐泽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