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随着县区公路的畅通,越来越多的企业来投资了,我们也在不断筛选符合产业规划的项目。”近日,接连有客商前来考察,让阳高县招商局局长杨占瑛底气十足。
如今的古都大同,县域一小时经济圈的高速路十分便捷;京包、京原、大张、大秦、北同蒲等五大复线电气化铁路,成为京、津、冀、蒙的重要交通枢纽;大同机场共开辟了10条国内航线,与7个城市实行了通航……便利的交通,大大助推了大同经济转型跨越发展。
大交通:催生山乡大变化
“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是过去大同大部分乡村的真实写照,交通,成了制约大同市农村经济发展的“瓶颈”。农村街巷硬化“全覆盖”是一项惠民工程,从2011年开始,大同市按照省政府要求,利用两年时间,投资15.3亿元,对具备硬化条件的1883个行政村的街巷进行了硬化,建设里程9486.643公里。到2012年底,该市所有行政村街巷硬化实现了“全覆盖”。
“村里的道路修好了,大棚蔬菜根本不愁卖,每茬菜还没等下来,外地商贩就提前来预约了。”灵丘县东河南镇燕家湾村赵三青扛着一大箱黄瓜,走在光溜溜的水泥路上满脸笑容。据了解,燕家湾村日光温室大棚已发展到了350栋,近两三年发展速度尤其快,村民人均收入超过了6000元。
如果说,交通的发展让农民从中得到了实惠,那么交通的改善,则成为大同市快速发展的新优势。目前,随着交通环境的变化,大同市展开了一幅农业产业化的全新画卷:粮食总产量由2007年的49.23万吨,增至2013年的102.55万吨;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007年的3033.5元,增至2013年的6365元,畜牧业、林果业、优质杂粮、蔬菜瓜果等各项农业指数也呈逐年上升趋势。
大格局:撬动经济大转型
交通是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有着其他产业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而高速公路以其独特、快捷方便的特点,在其中更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2005年以前,大同市高速公路仅有111.76公里,即京大高速和大运高速大同段。“十一五”期间,大同市把高速公路建设作为加强全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相继修建了得大高速、西北绕城高速。2009年,大同市委、市政府抓住国家扩大内需的机遇,调动各方面力量,科学规划,精心组织,加快建设大同高速公路网,相继开工建设天镇至大同、大同至浑源等5条高速公路。
“高速公路开通后,浑源到大同用不了半个小时,方便多了!如今,喜欢吃这里凉粉的大同人啥时想吃啥时来,俺们也能趁机会把浑源凉粉做大做强。”在浑源县城开凉粉店的刘二女忙得不亦乐乎。
几年来,大同市依托便捷的交通条件,坚持大项目引领、园区化推进的思路,加快八大工业园区建设,重点发展新型能源、装备制造等产业。先后引进中国重汽、陕汽等战略性合作伙伴,全力打造高端装备制造业重点企业和产品。并以丰富的资源优势为依托,与大唐国际、国电、华能、华润以及保利协鑫等大企业、大集团合作,大力发展风力发电、光伏发电等新能源产业。同时,以国药集团威奇达公司为龙头,带动其他制药企业,形成了原料药和制剂并重、上下游衔接、产品规模迅速扩张的现代医药产业发展新格局。
另外,大同市辖区范围内建有大同汽车站、新平旺站和新南站三个正式的长途汽车站,目前有辐射北京、河北、浙江等省区市100余条营运线路。如今,“一轴双城、分开发展”是大同城市的新格局。可以说,大的交通格局,为古城经济转型注入了无限活力。
大动脉:撑起古城大旅游
“Welcome to Datong……”随着天气转暖,近日,云冈石窟导游张娟正接待着一批从澳大利亚来的游客。
大同市作为历史文化名城,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近年来,该市加大名城古都修复保护力度,把旅游产业推向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而大同至浑源、广灵至浑源等5条高速公路的相继建成,将该市不同区域的旅游景点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大大缩短了各景区之间,以及景区与周边大中城市的时空距离,扩大了旅游资源对游客的吸引力,为更多的国内外游客游遍大同提供了便利。
“您好!大同至香港航班已正式开通,欢迎大家乘坐!”去年9月11日13:00,随着空姐一次次重复的播音,一架B737-800客机从大同云冈机场腾空而起,飞向美丽的东方之珠香港。
据了解,大同机场共开辟国内航线10条,通航城市7个。大交通促进大发展,大同利用优势文化资源开展的高品位文化活动、打造的众多城市文化品牌,已具有了世界影响力。去年一年,来同客流实现了“井喷”,共接待海内外游客2355.83万人次。其中,国内游客2324.56万人次,同比增长22.97%;国外游客31.27万人次,同比增长12.71%;旅游收入200.33亿元,同比增长23.04%。
本报记者 杨晓明 实习记者 孙明月
原标题 大道如虹跨云中
责编 李京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