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太原10月26日讯(首席记者 齐泽萍)记者从近日召开的全省高速公路ETC全国联网工作推进会上获悉,2014年底山西与北京、长三角片区及湖南、辽宁、陕西等14个省(市)高速公路ETC联网,其余省份于2015年基本完成联网。
我省于2010年及早启动了高速公路ETC推广应用工作,2010年和2012年分两期实施了ETC项目建设,ETC专用车道基本覆盖到县级以上行政区域收费站,客服网点覆盖到地级市行政区域,建成了不停车收费运营服务中心和省级ETC清分结算中心。2013年,按照交通运输部的统一部署,在全国首批11个试点省(市)率先启动军车ETC免费快速通行运行模式。2013年12月31日京津冀鲁晋五省市区域联网电子不停车收费(ETC)正式开通运行,为检验跨区域联网技术和运营管理的稳定性及可靠性,推动实现全国ETC联网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截至目前,我省已在118个收费站开通232条ETC专用车道,ETC收费站覆盖率达到了45%,开通ETC自营业服务网点18个,发展ETC用户14.5万,累计预存通行费9亿元。与工商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等合作开通ETC发行和充值网点699个,覆盖到全省一半以上的市、县、区。今年1-9月份ETC车道车流量占到客车流量的11.04%,通行费交易额占到客车通行费收入的12.44%,ETC建设和运营取得了明显成效。
据了解,高速公路ETC14省市联网除包括去年开通的京津冀鲁晋五省市区,还新增长三角片区的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江西、福建六省市以及湖南、辽宁、陕西三省。
责编 李京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