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育
太原杏花岭区东华门小学学生走进山西省地质博物馆 感受沧桑变化
山西地质博物馆馆藏资源丰富,内容包含远古物种、山河景观、自然资源、矿产资源、地质演化,7月13日,太原杏花岭区东华门小学一年二班的同学们一起走进山西省地质博物馆,认识地球,了解地层变迁,探索古生物,解密恐龙生活习态。
进入地质博物馆,同学们首先了解了自己生活的家乡——山西省的地形地貌。
山西省地势呈东北斜向西南的平行四边形,两山夹一川,是典型的为黄土覆盖的山地高原,地势东北高西南低。高原内部起伏不平,河谷纵横,地貌有山地、丘陵、台地、平原,山区面积占总面积的80.1%。山西省地跨黄河、海河两大水系,河流属于自产外流型水系。
生命是如何起源的?化石是如何形成的?假如人的一生能活到一百岁,相当于地球生命的多少秒?
从岩石的构成到地层的变迁,从板块运动到地质构造,在志愿者绘声绘色的讲解下,同学们对地球历史进行了一次深刻解读。
恐龙生活在什么时代?相当于地球生命的哪个阶段?食草性恐龙的身体为什么如此庞大?什么恐龙有八颗心脏?“恐人”学说说的是哪一种恐龙?翼龙是不是恐龙?谁才是真正的窃蛋龙?
边走边看,聆听老师生动的讲解,了解恐龙的外形、分类和特征,认识大大小小、各种各样的恐龙。从外形到习性、从最凶猛最聪明到最笨最丑陋,全方位解读恐龙知识。凶残的霸王龙、头上长着三个角的三角龙、身怀绝技的剑龙、高大的梁龙、水中的蛇颈龙……
通过这次地质博物馆探秘之旅,同学们鸟瞰山西地形,感受地层变化,探知生命起源,感受恐龙“文化”,与历史对话,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和时间的造化。在敬畏自然,尊重自然,保护自然的过程中,认识科学,从此神秘的科学变得更加生动有趣,也许这就是科普的真正意义。
来源:东华门小学
供稿:李彦萍
编辑:田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