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育
太原市迎泽区两所科学教育实验校迎接教育部区域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工作调研和指导
“我叫你一声,你敢答应吗?行者孙——哎,爷爷在此——”伴随着熟悉的《西游记》开篇音乐,一场由小学生演绎的皮影戏《夺宝莲花洞》在太原市迎泽区双西小学上演了。演绎组的小伙伴们配合默契,在手电筒照耀下,利用光学原理,让皮影好戏精彩上演;道具组也毫不示弱,立刻给干冰注水,为皮影戏营造出云雾缭绕的仙境,让前来参观的宾客赞不绝口。
9月19日下午,教育部区域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工作调研和指导专家组一行五人,在省、市、区相关负责人陪同下,先后来到太原市迎泽区两所科学教育实验校展开实地调研和指导。此项工作由教育部教材局组织开展,旨在深入了解区域和学校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深化行动方案》的主要举措、工作成效、典型做法和经验、存在的问题和困难等,并提出进一步工作建议。此次调研活动通过听取汇报、实地参观、座谈等多种形式进行。太原市迎泽区双西小学和太原市第三十七中学校作为太原市具有典型实施经验的小学和初中代表,接受了教育部专家组的调研和指导。
专家组首站调研了双西小学。双西小学依托“一核三线三融合”架构体系,重点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深化行动方案》中的“科学素养提升行动”,着力在教育“双减”中做好科学教育加法,以科学教育撬动课程教学改革深化推进。“一核”指的是科学教育的核心理念: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培养科学思维和实践能力;“三线”是科学教育实施的三条路径:课堂主阵地、馆校合作、家校社共育;“三融合”是指科学教育与其他学科、科技研学、人文教育三者相融合。开篇提到的皮影戏表演,正是双西小学依托课堂主阵地,由科学老师引领五年级学生学习完《云和雾》后将科学课程与山西非遗文化皮影戏融合的学习成果,既展现了学生科学思维和实践能力提升的过程,更将科学素养提升与文化自信形成统一,努力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专家组还兴致盎然地参观了其他科学教育展台,亲身体验了同学们爱玩的科学游戏“智取兵乓球”,不时向同学们询问“制作立体小菜园”等科学教育成果,听取了学校负责人的相关汇报,深入了解了双西小学落实“提升科学素养行动”的典型做法和经验,并给予高度肯定。专家组组长、中国教科院课程与教学研究所所长郝志军认为,双西小学架构了自主包容、开放多元的课程,体现了五育融合,实现了校本课程的特色化、个性化。专家组成员、中国教科院课程与教学研究所黄琼博士则鼓励双西小学在开放多元的科学教育中继续守好课堂主战场,强化适合学校发展的优势资源,走好双西小学科学教育的特色之路。
专家组随后来到太原市第三十七中学校文源巷校区展开调研与指导。“三七雄鹰,请打开智能逃生系统。——收到,打开能逃生系统。”你能想到吗?这是一群初二年级的学生借鉴飞机逃生系统,为学校发明了智能逃生系统,并在进行模拟。这并不仅仅是个例,同时,还有远程智能食堂生态系统、新型喂鸭器、仿嫦娥月球登陆车、能充电的高速路面、已被转化应用的可变交通路牌等一系列发明创造成果展现在专家组面前。
近年来,三十七中有1000名学生获得全国、省、市、区各级各类科技创新大赛奖项,师生获中国专利8项近20人。学生科技实践活动参与率为百分之百,学生获奖率在同类学校中名列前茅。学校致力于打造科学教育强校,以“双态课堂”为底色,依托“选课走班”机制开设科技特色课程:人工智能、智能餐饮、电子制作、航模、信息学C++、智能园艺家、DIY创意制作坊、梦溪谈、机器人工作室等10多门科技类特色社团深受学生欢迎,善观察、爱思索、会选题、懂研究已经成为太原三十七中学生开展科学研究与实践的常态。在这些硕果背后,源于学校经过44年发展积淀,形成的“一标·双课·两机制”的育人体系:一标为立德树人的育人目标,双课指从2014年开始推行的动静“双态课堂”教学模式,两机制是从2009年开始的“行为规范养成教育冠军赛”的德行养成机制和从2015年开始的“选课走班”的潜能开发机制。
专家组深入了解了三十七中“志文化”核心价值体系,深切感受到学校以《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深化行动方案》中的“科学素养提升行动”为突破口,带动促进“教学方式变革行动”的持续深化。专家组高度肯定了学校科学教育课程资源丰富,打通了科学课程与综合实践课程、选修特色课程的壁垒,尤其很好地落实了《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中关于科学课程设置的弹性规定。希望学校能依托科学课程进一步形成创新人才培养机制。专家组组长、中国教科院课程与教学研究所所长郝志军鼓励大家,要锚定改革目标,坚定改革信心,落实改革行动,不断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
调研中发现,双西小学、太原市第三十七中学校学段不同,却同样展现出丰富的课程资源建设,个性化的校本特色,体现了“引科学教育之光,深化课程教学改革”的工作思路。迎泽区从县域层面全力推行创新科学教育“114N”工作思路,构建了以科学素养培养为核心,以一站三单五自主科学教育工作机制为基石,以四大工程为支柱,以 N 个一百成果为展现的全方位科学教育体系,为迎泽区科学教育的升级换代注入了强大动力。
下一步,迎泽区将继续在全国中小学科学教育实验区建设中作出实践探索,为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开辟新路径。
来源:迎泽区教育体育局
摄影:田志忠
编辑:师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