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育
山西太原桃南小学学子积极参与迎泽区科学教育活动
科普赋能科学教育 培育未来科学之星
2025年1月18日,太原迎泽区“助力双减 科普赋能”科学教育活动在爱尔眼科医院火热开展,此次活动以“点亮孩子天赋,智造快乐童年”为主题,由山西省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者协会携手山西爱尔眼科医院共同举办,迎泽区桃南小学及阳曲县泥屯小学的亲子家庭积极参与其中。
活动现场布置得充满科技感,巨大的蓝色背景屏幕上,“点亮孩子天赋,智造快乐童年”的标语格外醒目,周围点缀着火箭、星球等科幻元素,仿佛将孩子们带入了一个神秘的科技乐园。孩子们身着整齐的校服,胸前鲜艳的红领巾与他们脸上洋溢的兴奋之情相互映衬,家长们也满怀期待,准备与孩子们一同踏上这场科学探索之旅。
在众人的期待中,伯努利实验率先登场。科教工作者协会的老师通过一台吹风机和乒乓球、灯泡、气球等简单的道具,揭秘了气流中的神奇力量,将深奥的科学原理转化为生动有趣、通俗易懂的科学实验。只见科学老师拿起吹风机,轻轻打开开关,对着一个悬挂在空中的气球吹去。气球仿佛被施了魔法一般,稳稳地悬浮在气流中,轻易被控制着运动方向。“哇,太神奇了!”孩子们不禁发出阵阵惊叹声。科学老师向大家解释道,这就是伯努利原理在起作用。气体流速快压强小,反之流速小压强大。于是就产生了一个向中间的压力差,这个压力差使得气球能够在气流中保持稳定,而不会被吹跑。
为了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这一原理,现场还邀请了小朋友们亲自体验,让他们口吹长塑料袋比较肺活量,吹相对放置的纸观察纸的运动变化,感受伯努利原理的神奇。孩子们在亲身体验中,对伯努利原理有了更加直观和深刻的认识,现场充满了欢声笑语和热烈的讨论声。
液氮实验更是将活动氛围推向了高潮。科学老师小心翼翼地端出一个装满液氮的容器,刹那间,白色的雾气弥漫开来,整个实验区域仿佛被一层神秘的面纱笼罩,孩子们纷纷发出“哇”的惊叹声,好奇地伸长了脖子,想要一探究竟。
科学老师首先向大家介绍了液氮的基本特性:液氮是液态的氮气,在常压下,它的温度极低,约为-196℃。这么低的温度,会让很多东西发生奇妙的变化。说着,实验老师将一个充满气的气球放入液氮中,孩子们惊讶地看到,气球迅速收缩,体积变得越来越小,最后竟然像泄了气的皮球一样瘪了下去。而将瘪了的气球从液氮中取出放到室温下气球又膨胀变大。“为什么会这样呢?”孩子们纷纷提出疑问,并在老师的引导下,自主寻找到热胀冷缩的答案。随后,科学老师还展示了液氮的其他神奇之处,比如将没有充气的气球放入液氮中,瞬间气球变得脆如玻璃,轻轻一碰就会破碎;将热水倒入液氮中,液氮迅速汽化,产生大量的雾气和气泡,仿佛一场壮观的“液氮喷泉”。这些奇幻的现象让孩子们惊叹不已,也激发了他们对科学的浓厚兴趣和无限遐想。
整个实验过程中,家长们也积极参与其中,与孩子们一起探索科学的奥秘。他们或是与孩子一起讨论实验现象,或是鼓励孩子亲自尝试操作,亲子之间的互动和交流在科学的氛围中显得格外温馨和融洽。
山西省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者协会的负责人表示,举办这样的活动,就是希望能够激发孩子们对科学的兴趣,让他们在实践中学习,在探索中成长。在“双减”政策的背景下,科普活动能够丰富孩子们的课余生活,为他们打开一扇通往科学世界的窗户,让他们发现科学的乐趣和价值。
此次科普赋能教育活动,是迎泽区“助力双减,科普赋能”科学教育系列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活动通过生动有趣的实验和互动,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科学的魅力,培养他们的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同时也为亲子家庭提供了一个共同学习、共同成长的平台。活动在孩子们的欢声笑语和对科学的无限憧憬中落下帷幕,但科学的种子已经在他们心中生根发芽。未来,这些孩子们将带着对科学的热爱和好奇,不断探索未知,成为科技创新的新生力量。
来源:迎泽区桃南小学
供稿:杨慧
摄影:田志忠
编辑:师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