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育
太原杏花岭区新建路小学羊市街分校:破学段壁垒筑素养进阶之桥 探衔接新路创小初融合样本
近年来,随着《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的意见》《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出台,“学段衔接”被提升至国家教育战略高度。在此背景下,小学科学与初中物理的衔接成为科学教育改革的“试验田”。4月18日上午,太原杏花岭区新建路小学羊市街分校携手平民中学,打破学段壁垒,以生动丰富的“科学+物理”联合教学研讨为载体,为六年级学生开展了一场“五位一体”(课程、课堂、教研、育人、育心)的衔接课程教育活动。
此次活动采用“叠加式课堂”方式,是学校衔接教育的创新实践。老师们在课程共建、教研联动、评价改革三个板块中多维突破,小学科学以生活化实验激发兴趣,初中物理则通过物理实验深化概念,形成“现象观察→科学解释→数学建模”的递进逻辑。这种设计呼应了《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的意见》中“真实问题驱动的跨学科学习”要求,既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又体现了“差异化教学”理念。
小学科学课程部分以探究石油的形成和开采为主题,年轻的郭晓老师带领学生模拟开采石油实验,透过实验现象,了解油轻水重、油水不相容以及利用增加地层压力将石油开采出来的基本原理,与中学物理中液体密度及浮力的相关知识进行衔接。随后,两位平民中学优秀的物理老师带领学生制作了简易潜水艇,将液体密度及浮力知识进行实践应用。老师们从知识与技能、思维方式深化、科学素养等方面多角度帮助学生在探究知识、逻辑抽象思维和解决问题的科学性上纵深引导,循循善诱。
在温馨的活动氛围中,平民中学初二年级组长张老师化身引路人,为即将面临小升初的孩子们带来一场干货满满的答疑解惑专场。她以专业的视角,深入剖析了小学到初中阶段学习任务的显著转变,从知识量的大幅增长,到学科思维的深化拓展,再到学习节奏的骤然加快,每一个关键变化都被她抽丝剥茧般精准呈现。她结合多年带班经验,分享了高效实用的策略;还通过对比小学与初中的学习差异,指导孩子们建立自主学习意识。让原本充满未知与迷茫的升学之路,逐渐勾勒出清晰明朗的方向。
活动最后,中小学老师们一起进行了教研。小学科学老师从教学目标达成、学情把控等方面介绍了授课思路及反思,扎扎实实地教学帮助学生搭建科学与中学物理知识衔接的桥梁。中学老师交流了结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思维发展巧妙设计物理实验的课程理念,反馈了课堂实效。
此次教研不仅为小初衔接课程设计提供了可复制的范式,更通过联合备课机制促进教师对学段差异的深度理解,为构建“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贯通式科学教育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
本次活动以多维创新之势突破衔接教育瓶颈,通过跨学段知识衔接与实践场景构建,让衔接教育成为贯通学段的桥梁,打破知识壁垒,搭建成长阶梯;让衔接教育化作重构生态的画笔,勾勒科学图景,绘就育人新篇。未来,新建路小学羊市街分校将以坚定步伐,持续深化科学教育实践,为学生的成长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来源:新建路小学羊市街分校
供稿:郝晶
摄影:韩峰 赵东升 张希蓉 宋晓芳
编辑:田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