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浮动费率基金蔚然成风。普通投资者如获至宝,并对其展现出热情拥抱的姿态。不过理财专家却表示,千万别让浮动费率迷惑你的双眼,投研能力远比浮动管理费率有吸引力。虽然多数浮动费率产品都叫嚣要打破公募基金“旱涝保收”陈规,将基金持有人与基金管理人利益进行有效捆绑,但这并不意味着其业绩表现一定会优于普通产品。
事实上,自去年6月国内首只浮动费率基金问世以来,不到10个月时间就已吸引富国、中欧、方正富邦、天弘、华安、融通、诺安、华富和中邮等数10家公募基金参与其中。从产品类型上来看,浮动费率基金也从最初的债券基金延伸至股票基金、分级产品以及灵活配置型混合基金。比如正在发行的中邮核心竞争就是一只灵活配置型混合基金,该产品以“一年期定期存款基准利率(税后)+2%”作为业绩比较基准。在基金合同生效后一年之内,该基金仍收取1.5%的管理费。基金合同生效满一年以后,如果该基金过去一年累计净值增长率低于业绩比较基准,公司将不收取任何管理费。
从目前情况来看,国内浮动费率创新产品的业绩也的确参差不齐。Wind数据显示,截至4月4日,最早面世的浮动费率产品——富国一年期纯债成立以来回报已达4.35%,超过了4%的管理费收取红线。与此同时,成立于去年8月30日的某只基金一年的业绩表现却相当惨烈。据了解,该产品明确表示在累计净值低于1.03元时,不收取任何管理费。据Wind数据统计,截至4月4日,该基金最新单位净值仅为0.937元,成立以来总回报为-6.30%。所以截至目前,这只追求利益捆绑的创新产品不仅让基金公司“颗粒无收”,也让投资者赔了白花花的银子。
理财专家由此建议,投资者在选择浮动费率基金的时候,更要关注基金管理人和基金经理的投研实力,比如中邮等基金公司就在震荡市中表现出不俗的主动管理能力。据Wind数据统计,截至4月4日,最近一年中邮基金旗下6只主动偏股型基金均实现正收益,平均总回报高达30.15%,其中有4只产品回报超过20%。尤其是公募“一哥”任泽松管理的中邮战略新兴产业最近一年仍以79.21%的投资回报领跑全体普通股票型基金,业绩表现十分稳健。而正在发行的中邮核心竞争力也将由其掌管,明星基金经理和浮动费率的“双剑合璧”有望给投资者带来不同的投资体验。
责任编辑:刘俊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