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转型转型
水资源税“保护”地下水 助力城市绿色发展
太原市轨道交通1号线作为山西省重点工程项目,对太原市整体交通结构的完善、提升公共交通质量和效率、缓解城市交通压力、优化城市空间布局、拉动经济增长等都起到极大促进作用,对于城市改造、开发建设,具有显著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地铁建设为城市发展带来诸多益处也给环境造成一些不利影响,比如对城市地下水环境就产生一定的负效应。
国家税务总局太原市税务局自地铁开工建设以来,主动上门问需,对接项目各方,实施跟踪服务,“助力护航”重点工程,同时积极联合太原市水务局、建设方单位,针对水资源税政策规定、地下水资源如何保护、如何尽可能减少抽排水等问题多次深入企业调研,建立税务、企业、行业三方“共建、共治、共享、共护”的水资源税和水资源治理机制,依法依规解决业务问题,有序有效推动政策落地。
太原轨道交通一号线建设运营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冯涛介绍:“在税务、水务等单位帮助配合下,我们和施工方中国铁建投资集团1号线施工总承包部从建设之初就秉承打造“绿色”地铁的施工理念,在水资源使用环节,通过加快工程施工进度减少抽水时间、使用自动识别抽水设备科学抽水、循环利用抽采地下水、回灌地下水再生使用等一系列节水措施,最大化的减少了对地下水源的破坏。截至目前全线21座车站已陆续进场施工,施工排水量仅为47058.75立方米,缴纳水资源税56470.5元,不仅节了水又节了税,更保障了太原市的青山绿水。”
自2017年12月1日水资源税改革试点实施以来,太原市用水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地下水超采得到有效抑制,地下水位实现明显回升,水资源税对经济的调节作用不断显现。据统计截至2020年底关停封存自备井296眼,压采地下水量4495万立方米,2020年全市地下水位平均上升达到2.3米。国家税务总局太原市税务局党委书记、局长王宝明表示:税务部门将继续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在进一步优化税收服务的同时,通过水资源税等‘绿色税制’参与‘绿色开采’,‘绿色出行’助力‘绿色发展’,为山西转型高质量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做出更大贡献。(太原市税务局 王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