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论坛论坛

张耀军:京津冀经济发展梯度较大 房价过热时需要冷静思考

来源:新华网 作者: 发布时间:2014/4/18 15:43:10

 

新华房产4月3日北京讯(记者 孙梦姝)京津冀城市群在我国区域发展格局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新华有约》之楼市论道第12期特别邀请了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资源环境经济学研究室主任张耀军来对目前“京津冀一体化”的现状做出解读。

京津冀发展不均衡 经济发展梯度较大

张耀军认为:京津冀、珠三角、长三角这三个地方其实有共同的地方,就是都为中国经济最活跃的三个增长点。并且在中国版图上也是人口密度最大的三个地区。从2007年开始,中国着手主体功能区规划,如果在主体功能区四类规划中占了三类,就是开发区。说明这个地区的人口、自然环境的容量已经达到了基本饱和。

 要论不同:第一,他们发展的时间不同。过去有一句话,在改革开放之后,说80年代看广东,90年代看浦东。但京津冀是中国的第三个经济增长点,珠三角之后,90年代是浦东建设,所以新世纪应该是京津冀崛起的时代。

第二,这三个经济增长点发展机制不一样。比如说珠三角首先引入了市场机制。珠三角有很多民营企业,充分发挥了市场的作用。上海这几年在浦东的影响下发展很快。至于京津冀,现在是一个典型的行政干预区域。所以要论它的不一样,首先京津冀经济社会发展是受中央政府和北京市政府干预最大的一个地方,所以这是体制上的不一样

 第三,在前面两点的基础上,尤其是在机制上的不同,导致现在珠三角、长三角发展的比较顺利,而京津冀人口的发展特别不均衡,经济发展梯度很大。这样一来,导致我们的资源不能充分利用,我们的基础设施不能很好地配置,不能很好地发生作用,所以这就是为什么近期京津冀一体化非常热的一个原因。

北京职能疏解是政府引导、市场操作的过程

京津冀现在无论从人口分布的梯度上还是经济发展的水平上,都是落差很大,梯度很大的,所以按照区域经济发展规律,它们之间应该是错位发展、优势互补,这是区域经济千古不变的真理,是一种规律。现在说协调,这是一个要求很高,但是一个很正常的区域发展的目标和途径。
    北京功能就是北京的定位。更进一步、更具体的说非首都职权功能,即使把这个圈子再缩小,说北京功能太多了,现在有点不能承受之重了,尤其是公共交通、医院、学校等等。所以做规划时,到底什么是北京应该承担的功能,什么是北京作为首都这个核心的功能,哪些功能不是北京应该承担的,这一点要好好梳理出来就很难。因为要规划,就要有可操作层面,所以要定这个功能很难,需要研究。

 第二,疏到哪个地方?有些企业、有些产业已经走了,这些走是不是都是政府把它轰走的呢?也不见得。比如京津冀,包括环渤海,它的环境承载能力也是有限的,有些可以疏散到中部去,有些可以疏散到西部去,所以不仅要靠京津冀这一块,应该根据区域经济内在的规律,是政府引导、市场操作的过程。

房价和需求有关 房价热时需要冷思考

张耀军觉得房价很难评价,房价和城市里的规划以及城市建设用地量大小是有关系的,另外房价和需求有关系。最初,北京想通过房地产来带动城市的发展,想带动城市经济的发展,这一点是有深刻教训的。所以京津冀一体化有很多机遇,但是也有很多挑战,我们在热的时候也要有冷思考。


责任编辑:刘俊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