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先生是地道的香港人,靠做地产生意起家,目前在香港、日本、马来西亚等地从事贸易生意,最近在香港工作期间经常接到银行的各种推荐电话,沪港通就是主要推荐标的,在他看来,沪港通是一个比较新鲜的事物。
“投资内地最主要担心的是资金进出。”吴先生对证券时报记者表示,“香港是个资金进出特别方便的地方,亚洲其他地区也不会有资金进出的障碍,而国内不一样,最初我可能只会用100万港币去玩一下,如果进入的量过大,退出比较麻烦。”
吴先生说自己经历过几次金融危机,在投资方面颇为谨慎,他的顾虑是对国内的情况了解太少,而政治因素和中国经济增长的放缓,让他觉得不如将钱放在亚洲其他区或许更容易得到高回报。
有这样担忧的不仅是吴先生,在记者采访的多家香港本地券商中,他们均表示香港散户对沪港通的热情不高,对于沪港通还处于认识阶段,汇业证券的客户经理对记者表示,主要原因是对于上海的股票不熟悉,“到现在都没有人来问询,我们也有澳门的客人,但是大家的兴趣不大,也许在开通之后会有一些客户。”
中润证券副主席蔡思聪也对媒体表示,北上资金面对庞大的A股市场,影响力自然小,加上A股不是外界特别熟识的市场,香港投资者未必有大兴趣入场,而两地假期日子不同,内地可以连续不开市几日,令投资者不适应,真正的大户仍会通过QDII、QFII额度来投资,因为那样更安全,香港市场的投资者们未必会以沪股通的方式买入A股。
(据《证券时报》 李明珠)
责任编辑:刘俊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