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雅琪
古话有说“兼听则明”,它常用来指同时听取各方面的意见,才能明辨是非,才能正确认识事物。这里的“兼听”,不仅包括他人说的话,也可以指自己的话。也就是说,我们在做事时,既要遵循内心的想法,也要听取他人的意见,才不致犯错。
我们做事前,常常该想想前人是如何做的,前人的想法代表着规律的总结,有一定的道理和准确性。有一句俗语说“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就是表达不按前人总结规律做事的后果。当你在山间遇到山顶上冲下来的泥石流时,当地有经验的人一定会让你往山上跑。这种逻辑看似毫无道理,甚至会置人于似乎是更危险的境地。但你若偏不听,执意要往山下跑,恐怕后果就不堪设想了。当然,“不听老人言”最有名的例子,还是春秋时期的秦晋之战,秦穆公劳师远征,向一个叫蹇叔的老人请教,秦穆公不听老人的劝告,以致大败而归。所以,有经历的人的话不可不听,在自己有想法后,听听他人的意见,也许会发现许多自己没有想到的问题,从而对自己的行为处事大有裨益。
“兼听则明”还表现在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我们每个人都无法做到永远的正确、永远的万无一失,况且对于我们自己的事,往往还会“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曾经有个小男孩非常喜欢拉小提琴,但他总是把握不好弦,让别人听后觉得像在“锯木头”。他的老师认为小男孩虽然小提琴拉得不好,但乐感十分好,加上手指修长,建议他改学钢琴。小男孩再三权衡,最后听从了老师的建议,学习了钢琴。没想到,他在钢琴方面有很高的天赋,很快成为了名震一时的钢琴家。可见有时自己的决定并不是最准确的,多听听他人的意见,才能弥补自己思考中的不足,才能使自己更上一层楼。
当然,多听听他人的意见并不意味着放弃了自己的独立思考,并不意味着墨守成规,而是要根据实时实地的情况,进行变通和创新。一味听从别人的话,一味沿着前人的老路走,只会成为不会思考的木偶。如果说“邯郸学步”、“东施效颦”是这样“偏信则暗”的证明,那么现实中正面的例子就是中国互联网的崛起。从源头看,整个中国的互联网产业都是复制过来的,都是跟从着西方互联网公司发展的,但中国的互联网先行者们,并没有亦步亦趋,而是择善而从,努力做好自己的创新。早在2006年腾讯就率先成立了创新中心,建立了一套能够自我更新、自我发展的创新机制,如今已拥有数千件的国内外专利。我们耳熟能详的阿里巴巴、百度等公司也是这样,从而使目前中国的互联网产业不弱于任何一个发达国家。
“兼听则明”,要求我们做事时,在遵循自己内心想法的同时,不要忘了参照他人的意见;在兼听他人意见和建议的同时,还要学会独立思考、大胆创新。唯其如此,才不致让自己走入“固步自封”误区,也不会陷入被人“牵着鼻子走”的窘境,也唯其如此,才能走好自己的路,才能取得更大的成就。
责任编辑:刘俊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