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项规定”是中共中央在新形势下的党风廉政建设的新规定,对于国有企业来说,其意义十分重大。它为国企的党风廉政建设注入了新的内涵,是整治贪污腐败等问题和弊端的对症良药。本文将论述“八项规定”对于国有企业廉政建设的重要意义,当前国企执行“八项规定”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如何建立起贯彻落实“八项规定”的长效机制,使其为国有企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发挥应有的作用。
一、“八项规定”对国有企业廉政建设的重要意义
“八项规定”的提出,为国有企业的廉政工作指明了发展方向,对其廉政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八项规定”是领导作风转变的标志
领导作风关系到企业的工作氛围,关系到企业凝聚力的提高。“八项规定”明确要求领导改进工作作风,它从当前一些领导干部中存在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铺张浪费、贪图享受、以权谋私等较为突出的问题着手,不断正文风、改会风、转作风、树新风。“八项规定”为领导作风转变提供了一个基本参照标准,只有把这些规定落实在自己的实际生活中,从小事做起,对症下药,约束自己的一言一行,才能真正改进工作作风,形成良好的上下级关系,减少以权谋私现象,真正做到廉洁从政,推动国企廉政建设。
2.“八项规定”是领导联系群众的桥梁
“八项规定”要求领导干部到基层调研,要深入了解真实情况,向群众学习、向实践学习,多到困难和矛盾集中、群众意见多的地方去。这些规定生动地展现了党的群众路线和工作作风,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和重要的实践意义。只有企业领导应该多站在员工的立场上,充分听取基层员工的诉求、意见等,关心员工的生活工作疾苦,使其享受到更多国企发展的实惠,他们才会对企业有主人翁的责任感,敢于同企业内的一些违反“八项规定”的行为做斗争,为廉政建设铸就一道坚实的群众壁垒,从而从源头上遏制腐败。
3.“八项规定”是企业厉行节约的基础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是推动企业发展的精神力量,也是国企领导干部应有的政治素质和政治责任。“八项规定”中明确提出要厉行勤俭节约,严格遵守廉洁从政的有关规定,严格执行住房、车辆配备等有关工作和生活待遇,将勤俭节约的行为准则固化为制度。企业领导只有严格执行“八项规定”,才能减少公务浪费,才能节约企业生产成本,才能从行动上防止腐败,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
所以说,“八项规定”是保证企业廉政的根本,如果“八项规定”不能稳定长期贯彻下去,那么就不能达到预期的廉政治理效果。因此,企业各个方面的工作应该长期地贯彻落实“八项规定”。
二、当前国有企业贯彻执行“八项规定”存在的问题
自“八项规定”提出以来,不可否认,国企从上至下都在贯彻执行,会议少了,文件少了,领导干部更加深入基层、注重实效了。但在落实过程中,笔者发现仍存在不少问题:如纸上谈兵,使规定的落实停留在形式上,并没有真正落实到日常工作中去。有的是对上级及媒体盯得紧的如吃喝问题注意改正,对其他一些规定执行中仍留有死角,又或是认识不到位,敷衍应付,工作不具体不扎实不深入等。还有一种情形就是认为“八项规定”出台后,这也不能干,那也不能干,因而不创新不作为,整天无所事事,因循守旧,缩手缩脚,按部就班。这其中原因除了国企领导干部自身修养有待提高以外,关键是没有形成执行“八项规定”的长效机制,因此,在国企构建落实“八项规定”的长效机制势在必行。
三、建立贯彻落实“八项规定”的长效机制
1.提高认识,在国企内全面深入学习“八项规定”
首先,国企政工干部应该发挥带头作用,始终牢记国有企业的根本宗旨,时刻保持清醒头脑,正确看待手中的权力,始终对党纪国法心存敬畏,秉公用权,廉洁从政。自己应先领会“八项规定”的具体要求,深入学习,充分理解“八项规定”精神,并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将八项规定中要求的内容与企业可能会出现的问题进行思考。其次,广泛开展各类形式的教育宣传活动,通过教育宣传,组织广大员工群众学习“八项规定”的精神,只有干部与广大员工深入学习,才能将“八项规定”在企业中贯彻落实。
2.贯彻落实“八项规定”应密切联系群众做好监督
要切实将“八项规定”在国有企业内全面贯彻执行,必须落实好监督检查工作。首先应充分发挥广大职工群众的监督作用,如在企业内设置一些专门的监督检查机构,公布监督检举电话、媒体监督电话及联系方式,以便职工在发现违反规定的现象时能够及时监督检举,真正将“八项规定”落实到位。其次要拓宽监督渠道,创新监督方式。除传统监督方式外还可积极引入互联网、微信等新技术、新手段,使广大职工充分参与,让好的制度和规定最大限度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3.把执行“八项规定”情况纳入考核体系
“无规矩不成方圆”,任何一项工作的规范、有序展开必须有一种稳定、强制性的考核体系。因此,想要实现“八项规定”的长效性,必须加强制度建设,实现“八项规定”执行的制度化、规范化和标准化。首先应在企业内部明确列明“八项规定”的相关执行制度,明确违纪责任以及相应的处理办法。无论采取什么样的考核方式,都必须保证“八项规定”日常考核结果的真实、可靠,避免出现“一阵风”的现象。其次应正确运用考核结果,党组织应根据干部政绩考核结果,合理调整党员干部的聘任、职位晋升、奖惩以及辞退等安排,选用真正有能力、优秀的党员干部。
4.将“八项规定”精神结合企业实际贯彻落实
为了使“八项规定”精神能够在企业落地生根,需要落实一套符合企业实情的,可操作性强的制度建设。应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制订转变作风、厉行节约等具体规定并力争做到实处。如领导调研时要轻车简从,避免给各个基层单位添麻烦,不搞层层陪同。会议汇报时,要直面问题,简明扼要等。领导干部应直接深入生产经营一线调研,直接同生产一线的职工群众座谈,而不能光坐在办公室内定政策,发文件,因为企业出台的文件许多是指导性意见,如果脱离了实际,会让基层无所适从,无法操作,最终变成了应对检查而弄虚作假,使文件和要求形同虚设。
“八项规定”对国有企业的廉政建设是一个切入口和动员令,对国有企业的廉政建设来说,“八项规定”既不是最高标准,更不是最终目的。国企党员干部要以身作则,带头贯彻落实“八项规定”的精髓,勤俭节约,改进作风,廉洁自律,站在企业改革发展、职工文明富裕的大局和高度,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将“八项规定”的具体要求与企业的廉政建设相结合,为国有企业可持续健康发展发挥应有的作用。
(作者单位:潞安集团司马煤业公司)
责编 李京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