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个水资源相对匮乏的省份,口渴绝不能奢望老天爷的恩赐,更需要另辟蹊径寻找破解之道。有人说,把废物放到合适的地方,废物就能变成资源。在解决水资源,提高用水效率的道路上,我们还需要更多的努力。
黑水中流出的经济效益
曾经令山西合盛工贸有限公司头疼的造纸黑液,如今却变成了摇钱树。
山西合盛工贸有限公司是稷山县一家以造纸为主业的老牌民营企业。长期以来,公司生产过程中产生的黑液污染一直得不到解决,不仅严重地污染环境,更使企业背上沉重的负担。2002年,该企业与中科院合作,引进了“造纸黑液资源化再利用”技术,从造纸黑液中提取农用有机肥料和化工材料——钠木糖粉,进而复配生产出木质素磺酸钙和木质素磺酸钠,广泛应用于农业和建筑行业。
凭此项技术,该企业不仅节省了巨大的治污费用,更重要的是通过造纸黑液的资源化利用,实现了变废为宝、化害为利。现在公司的钠木糖粉已远销北京、重庆等省市,为企业创造了一个新的效益增长点。
省环保厅宣教中心副主任王新力说,在一系列工程减排、结构减排、管理减排之后,更多的企业将眼光瞄向技术减排,让企业在减排过程中尝到甜头,让废物有用武之地。目前,我省已有很多的新技术,只是还需要被企业进一步的认可,真正把技术转化为企业的生产力,方为上策。
中水资源化还需加快步伐
经过十多道工序的处理,臭不可闻的污水重获新生。只是这样的水如何提高利用率,不仅是目前亟待解决的课题,更是污水处理厂能够实现持续运行的关键所在。
早在2009年,晋中市大部分污水处理厂就已走上了市场化的道路,一些耗水大户和个人也看好这个行业,纷纷涉足。然而,时隔几年,记者再次来到晋中,却看到了这样的事实。按照环评批复要求,国电榆次热电有限公司应使用中水作为资源,但由于在水价等方面迟迟达不成协议,国电榆次热电有限公司未能按要求对山西国际电力公司正阳污水二厂的中水实现回用,造成水资源的极大浪费。
这样的情况在我省还有很多。有环保人士说,中水未被尽快利用原因有三:一是水价纠结。在有些市县,由于使用中水价格要高于自来水的价格,为了减少成本,企业更愿意使用价廉省事的自来水。二是管网建设。在中水回用中,管网建设到底由谁来承担,往往会产生不同说法。三是水质要求。现在污水处理后的水质还不能满足用户需求,仍需进一步加强。
专家认为,中水回用是解决水资源短缺的方法,相关企业应当给予足够重视,寻求政府部门帮助。政府则应当发挥协调作用,全面推进污水处理厂中水回用工程,将中水全部循环利用,减少企业对城市地下水的超采,节约水资源,减轻河流污染,真正把水资源利用这篇文章写好。
生态建设给力河流净化
建设污水处理厂,仅仅是减少水污染的一个方面。要想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还需要加强生态建设,进行植树造林,修复涵养水源,实现水的自然循环,增强水的自净能力。
大同市环保局长赵晓宁认为,彻底扭转水污染严重的局面,真正实现还清澈于河流,根本对策是要大力运用生态措施,采取工程、技术、生态相结合的方法,发挥河流的生态净化作用,同时还为城市打造集净化、休闲、保护、旅游于一体的环保生态走廊。
这样的观念已得到广泛的认可。
为了再现汾河流水哗啦啦的景象,我省2009年开始实施汾河流域生态环境治理修复与保护工程,希望通过水源涵养与保护,水土保持和水资源合理利用,使母亲河水环境得到改善,实现复流。
晋城的丹河湿地治理工程,这片并不算大的湿地,却承载着人们对丹河变清的梦想。它就像在丹河上建造了一个人工肾,通过层内微生物吸收净化水质,加上芦苇、香蒲等十多种植物净化水质,为丹河清洁水体排毒养生,使水质达到IV质水标准。
……
曾几何时,生态建设被人们认为是一个只花钱不赚钱的工程。如今,通过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已在各地成为实现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三统一的重点工程。本报记者 张剑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