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仁:“煤” 资本牵手 “绿” 产业
来源:
作者:王俊菲
发布时间:2011/12/1 10:39:05
在怀仁县芦子沟煤矿,记者被眼前的费兰德服饰公司所吸引,原来这里是芦子沟煤矿在矿区投资5000万元兴建的一家集服装设计、加工、销售于一体的综合性服饰公司。“一座煤矿建一座非煤绿色企业”,这是怀仁县的绿色发展理念,也就是在黑色金库上建起的绿色银行。
据了解,怀仁县11座煤矿都在寻求发展的路子,政府在期间积极地穿针引线,当起了资本与项目的“红娘”,他们重点发展新能源、节能环保、生物产业、新一代信息技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上取得新突破,为怀仁未来的可持续发展先行先试。
煤炭企业家孙万,投资5亿元建起了恒源瓷业有限公司,建成了中国北方日用瓷产、学、研基地和华北最大的陶瓷物流中心。目前,已建成亚洲最大的日用瓷单体车间,中国最先进的日用瓷隧道窑和辊道窑。煤炭企业兼并重组后,怀仁县为了鼓励企业家在家乡二次创业,及时出台了涉及项目准入、土地、税费、资金扶持、特殊激励、优质服务等优惠政策,先后橇动20多个煤老板,带动起30多亿资金逐步投向非煤产业,光投入教育达6.5亿元,建起民营学校24所。
怀仁县实施“以煤扶瓷”,县属煤矿每家扶持一个重点陶瓷企业,以股份制形式参与企业发展,解决企业资金不足的难题,并逐步将该县县城周边的30多家陶瓷企业60条生产线搬迁到陶瓷建材工业区,逐步形成陶瓷产业集群,真正让怀仁无论在陶瓷产品数量上、质量上,还是品牌上,都做大做强陶瓷产业。现在已有6家企业煤炭企业与陶瓷企业联营入股达成意向,芦子沟与佳美乐陶瓷,柴沟煤矿与玉珑瓷业,王坪煤电与天磊高岭土等,为怀仁县陶瓷转型跨越发展提供强大的资金支持。到“十二五”末,该县仅陶瓷产业一项就可实现税收5亿元。
挖一粒煤种一棵树。在怀仁县,成千上万亩的大型林地蔚为壮观,草灌乔次第分明,百里矿区摇曳在碧波绿浪中。30万亩生态经济林,可以看到怀仁“挖一粒煤种一棵树”的决心与气势,这也是近年来怀仁人持之以恒践行“挖煤不毁环境、让矿山重披绿装”生态理念的结晶。30万亩生态经济林是怀仁县有史以来最大的碳汇林项目,涵盖生态治理区、景观建设区、森林旅游区、植被恢复区,分五期工程实施,完成造生态林面积达12万亩,种植经济林5万亩,改造原有低效林17万亩,总投资达到18亿元,“十二五”期间,随着怀仁县西山坡生态经济园林区绿化工程的连续实施和县域大林网的形成,该县城乡将成为“春天花香四溢、夏天绿色葱茏、秋天林茂果丰、冬天苍松叠翠”的美景。本报首席记者 张云 通讯员 李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