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8日,随着岢岚县燕家村风电场顺利投产并网,我省风电装机容量达到230.05万千瓦,超过山西电网水电装机容量,一跃成为我省第二大电源板块。
自2008年我省首座风电机组并网以来,五年的发展历程中,省电力公司助力省内风电建设实现大跨越,装机容量连年翻番,2012年跃升为全国风电百万装机容量大省,其“高速发展,迅速集成”的发展模式值得借鉴。
山西煤炭资源丰富,其发电形式以火电为主。风力发电环保节能,可再生、无污染,符合人类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省电力公司为风力发电开辟了绿色通道,极大地促进了全省风电发展,实现风电投产容量连续五年翻番,居全国风电大省前列。特别是2012年,保证了风电发电量与装机容量同比增长,且发电量增速高于装机容量增速、机组平均年利用小时数增速高于火电年平均利用小时数增速。五年间,未发生一起并网风电场弃风现象,实现了风电全额上网。
“风电并网后的操作难度相当大,因为风这种自然资源具有弱强度的分散性和不可控的间歇性、波动性,一方面使得风电建设点多面广容量小,故障率频发,对电网安全运行和电能质量形成潜在隐患;另一方面起风的时候能发电了,可电网有时候并不需要那么多电,等需要的时候可能又没有风了,加大了电网电力平衡的难度。”省电力公司副总工程师陈佩琳说。
为了更好地保证风电建设,省电力公司成立了新能源处,编制了《山西电网风电新能源并网调度服务指南》,全力推进风电优先消纳政策;积极建设覆盖全网的风功率预测监控系统,已经实现了风电功率预测和监测的全覆盖;正在建设的AGC、AVC子站终端系统,年底将实现全网风电在线监控。“我们今年完善和提高了风电功率预测系统,短期预测准确率为87.7%,超短期预测准确率为93.6%,预测精度接近国际先进水平。”陈佩琳说。
据悉,因风电具有其特殊性,我省风电装机大部分集中建设在高山峻岭、风力富足的大同、朔州、忻州北部三市,目前投产的风电场有31座,风机台数1546台。根据规划,到2015年,我省投产风电将达到800万千瓦,保持着高速发展态势。
据了解,省电力公司将建设以500千伏平鲁输变电工程为代表的一系列电网工程,近期将北部地区富裕的风电和火电打捆通过省内500千伏通道在全省范围内进行消纳。远期将通过晋北特高压线路外送至省外,扩大市场消纳空间。
本报记者 王龙飞 通讯员 陈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