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即使在冬季也只能运行30-60分钟之后就会因为机器温度高而停机,通过我们技术改造之后散热效果大有好转,空压机运行时间能持续运行12小时以上,对稳定矿井的风量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同煤集团大斗沟煤业公司综合区技术主管崔庆毕这样和笔者说道。这是该公司大力开展以技术革新保安全,以小改小革创效益助力矿井发展的一个具体体现。
好制度激发创造力。“这星期全公司上报技术革新项目8个,已经通过实验可产生效益的项目5个,可申请全额奖励,其他项目发放鼓励金。”这是发生在每周五晨会上科协主任汇报的一幕。该公司为了鼓励员工多搞技术革新,采取了多种激励机制,实施了一系列奖励办法,建立了技术革新项目随时申报、及时评审、周五公司晨会通报和月度奖励的运行模式。同时出台了《科技成果和优秀学术论文奖励办法》《首席员工、状元员工评选管理办法》《师带徒奖励办法》等一系列制度,给评出的优秀人才、优秀工程技术人员每月300元奖励和500元补贴,通过制度保障为广大员工技术创新创造了良好条件。
传帮带掀起学习潮。“这段时间一到休息时间职工书屋里总是坐得满满当当的,技术类的书籍总是借读率最高的。”职工书屋管理员小于说出自己的疑惑。随着激励制度的公布,好多员工都加入到学技术的行列。通过拜师学技,签订师徒协议的措施,达到“师傅乐意教,徒弟愿意学”的目的,使好多濒临失传的技术得到传承,全公司组成师徒组合近200多人。在员工中开展“一帮一,结对子,学技术”活动,结对子520多对,组建技术公关小组28个,极大地提高了技术革新的后备力量。同时还公开聘请技术主管或老工人当业余教师,对员工进行有针对性的技术讲座,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小革新做出大文章。小到一辆绞车的改造,大到对采煤工艺的改良,在科协的技术革新登记册上都能看到。通过加大奖励力度,强化培训,员工逐渐养成了爱观察、爱琢磨的好习惯,通过对本岗位机器设备的小改小革以及生产流程的优化为公司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南井区对井下小绞车操作手柄控制闭锁进行革新,通过加大绞车操作杆开口的间距,保障了绞车操作手柄控制闭锁安全可靠,使管辖的30部有隐患的绞车有了安全保障,为井下安全运输搭上了“保险丝”。运销站技术小组通过科学论证对选煤系统进行了技术改造,极大地提高了洗选效率和煤炭质量。该公司通过小改小革,做出了经营管理的“大文章”,一季度全公司共有25项革新项目获得奖励。
(丁耿明 郭春燕 孙兰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