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大同消息 同煤集团同家梁矿通过“十法”,加强安全基础管理,严格安全行为规范控制,构建“全员、全方位、全过程”安全管理格局,有力地推动了安全生产稳定、健康发展。
班前督导。以组织部牵头,深入基层区队,对生产一二线单位区队长的交班形式、内容进行评价,看区队长的主要领导有没有管理思维,有没有抓住安全隐患排查这个牛鼻子,是不是对当班的安全隐患心中有数,对当班安全隐患是不是能够提出合理的方法和措施。包括对员工思想行为的综合把握。与此同时,在下区队宣讲过程中,有针对性地规范了班组员工的入井“安全宣誓词”。
形势任务宣讲。生产系统、党务系统,带着矿在晨会上定的重要问题、主要问题和矛盾问题,到生产区队讲矿党政思路,讲党政的做法,讲矿上政策出台的原因,就是好多制度办法为什么出台,在什么背景下出台,这样出台对全矿的安全工作总体思路有什么帮助。通过宣讲,矿党政的声音能够更加及时、便捷地传达到每一位员工中;通过宣讲,拉近了机关和区队的距离,形成了上下沟通、共同协作的氛围;通过宣讲,促进了各单位的工作。
矿领导下基层讲安全。每周二和周六,副总以上矿领导人人下基层,按“五人包保小组”一杆插到底,下区队进行安全宣讲。讲员工的安全行为规范,讲员工的规范操作标准,讲历年来发生的事故案例,让员工从心灵上、思想上、行动上提高安全意识,营造氛围,做到抓安全,有震慑力。同时,创新周二安全活动形势,组织员工观看事故案例警示教育片,并且充分利用井口电子大屏幕和井口安全警示教育基地,大力宣传反“三违”的有关规定,从灵魂深处教育员工不“三违”,营造人人抓“三违”的氛围,让全矿员工明白“抓安全谁抓都不过分,谁抓都不越权,谁抓都不越位,最终是给员工谋福祉”。
全面落实金字塔管理。按照金字塔管理,不断强化领导层的管理意识,矿上推行了“PDCA”三个闭合循环管理,就是以晨会、作业会、矿长办公会安排的重点工作、安全检查指出的安全隐患、质量标准化存在的问题进行闭合循环。与此同时,强化动态管理,通过夜班、二班进行动态抽查,如果抽查出生产单位不达标,就下督办单,进行整改落实。为了逐渐规范员工的安全行为,不断加强岗位标准的职责,通过落实区队“五人包保”责任制,每天查区队包班组,班组包员工,进一步强化管理,加大考核,有效规范员工安全行为,杜绝“三违”发生,形成人人有责任、人人不“三违”、人人反“三违”的良好氛围。
查员工的思想隐患。排查隐患,查干部、查员工的思想,要从源头上,从根子上找出隐患来,对员工的思想动态要关注,对出现的问题要有应对解决的办法,不听之任之,思想重视了,安全就好了。
抓劳动组织纪律。该矿明确提出“抓劳动组织纪律是安全生产的基石,是全矿稳定的基石,是提高员工收入的基石”。矿上通过“三合一”考核:虹膜考勤,井下考勤,人员定位跟踪,全面抓劳动组织纪律。为了体现多劳多得的原则,区队班组的挣分标准,要经过全队员工百分之七十的人认可,经工资科、生产矿长审核后方可执行。矿上成立督导组,工资科牵头,生产矿长负责,每半个月要将井下一、二线单位人员出勤情况汇总分析,每月必须召开劳动组织纪律督导见面会,会议主要议题就是摆问题,拧水分。
标准化同时下达同时考核。“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不是清理清理杂物,挂几块牌版,要让员工规范操作,动态达标。”这是该矿领导要求区队的一句话。该矿标准化任务与生产任务同时下达、同期跟踪、同期考核,对生产队组连续三个月标准化工作不达标的,干部不但丢票子,更要丢帽子。为了调动广大干部员工进行小改小革,创新创效,每月拿出5万-10万元对完成质量标准化建设任务的进行奖励,矿上推广落实了串车迈步式轨道、采煤机二次喷雾洒水装置、转载机全封闭及过缆装置、小绞车信息识别系统等一大批标准化创新项目,整个矿井的安全达标水平进一步提升。
隐患排查全覆盖。该矿加强了以顶板检查每天全覆盖、标准化检查每天全覆盖、安瓦检每班全覆盖为重点的“三个全覆盖检查”;认真落实每周一的安全综合周检制、职能部门周二至周五的动态检查制,将查出的所有隐患进行分类整理、三定落实;每月坚持组织召开矿长安全办公会和安全隐患分析会,全面排查矿井存在的安全隐患,根据轻重缓急,逐项制定排查治理的方案和措施,对重点隐患实行跟踪管理、挂牌督办,形成了隐患排查闭合系统。
培训提素质。坚持“缺理论进课堂、缺实践到现场”的原则,职能部门深入班前和井下现场,针对性地开展事故案例警示教育、安全形势宣讲、质量标准化基础知识考试、应知应会安全技能培训,员工培训率和特殊工种持证上岗率均达到了100%。开展多种形式的岗位标准学习,班前学习和周二活动扩展到了“每天一题、每周一课、每月一考”,实现了培训人员的普及化、内容的全面化和学习活动的经常化,培训科不定期组织矿领导和各级干部对工作环境复杂多变的区队进行安全宣讲,并通过事故案例教育使员工深刻体会到安全工作的重要性,进一步提高了员工识别安全隐患的能力。
责任再强化。该矿从领导层入手,强化了领导干部包保责任。严格落实“一岗双责”制度,成立了联点包保小组、五人包保小组,明确了包保范围、包保任务和工作目标,形成了矿领导包区队、区队干部包班组、班组长包员工的安全管理格局。按照“六个三”的要求,认真落实领导干部带班下井制度,明确领导班子成员和各级管理干部带班下井的次数和重点监管部位,每月由组干部门不定时对领导干部带班下井情况实施动态督查,严格考核奖罚,提高了干部上岗质量,使井下现场的隐患问题能够及时协调解决,确保了各个作业地点的安全生产。(宿仕有 郭春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