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农业农业

晋城“文化低保”照亮农民致富路

来源: 作者:admin 发布时间:2012/6/12 10:35:53

    5月28日,晋城市阳城县北留镇崇上村的村民活动中心里,戏台上拉着横幅“新华书店流动售书服务点”,阳城县新华书店正在这里送书进村。戏台前,100余种图书平摆在临时搭成的平台上,供村民挑选。
    崇上村是北留镇南部的贫困村,全村589户,1734口人。说起村里这些年的变化,老村支书冯有茂颇有感触。从前,村民的文化生活很匮乏,最常见的娱乐活动是打麻将。麻将桌上,赌博的、说闲话的、斗嘴闹别扭的,没少发生。实施“文化低保”以后,这种情况少多了,村容村貌,包括农民的精神面貌,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特别是“村民的生活丰富了,眼界开阔了,大家有了更多的追求,想干事的人,有了学习的途径,更多的人,身边有了学习的榜样,积极向上的氛围形成了,日子也就越过越好了。”2008年,崇上村人均纯收入只有3000多元,去年,村里的人均纯收入已经达到了4400多元。
晋城市实施“文化低保”工程,起因于阳城县蟒河村一位71岁的老人给晋城市委的一封信,反映“一年到头连场电影都看不上,更不用说看戏了,没有文化生活,精神空虚,很苦闷……”市委领导看到信后非常震惊。但是,调查到的情况更令他震惊,有的贫困村30多年来没演过一台戏。
    于是,从2008年开始,晋城市委下决心面向全市537个贫困村、11.6万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对象、1.4万集中居住的农民工实施“文化低保”。范围内针对贫困村、城乡低保户和聚居农民工实施“文化低保”工程,送戏、送电影、送“购书卡”、建农家书屋、建农民工活动室。4年来,市县两级财政共列支1547万元,送戏(晚会)1879场,送电影22899场;建设农民工活动室40个,建设农家书屋280余个,配送图书30万册,发放购书补助卡18万余张,50多万群众从中受益。
    在晋城,“文化低保”已成为多部门联动配合的系统工程:财政部门集中采购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文化部门送戏送电影,农业部门审核贫困村名单,民政部门发放低保对象购书补助卡,住建部门负责农民工文化活动室,邮政部门负责发送党报党刊,新华书店负责配送图书。 本报记者 张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