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农业农业

“舌尖上的山西”为何叫响京城?

来源: 作者:李青 发布时间:2012/6/26 11:00:24

    6月20日,“第二届山西特色农产品北京展销周暨扩大市场招商引资系列活动”圆满落幕。但是,山西的红枣、苹果、核桃、小米、老陈醋、沙棘汁……这众多的晋牌特产却通过“展销周”被京城市民喜欢,走上了市民的餐桌,成为了他们的美味。试问,作为高端消费市场的北京为什么会喜欢山西特产,而“舌尖上的山西”又为何能够叫响京城呢?
    特色农产品质优物美
    “北京市民喜欢山西什么?喜欢的就是山西农产品品种多样,能满足人们生活需求的多样性,而且品质上乘,质优物美,符合高端市场的要求”。北京物美集团老总张斌在6月19日参观农展会现场时,对我省特色农产品给予了这样的好评。
的确,我省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和气候条件,不但造就了名优农产品品种齐全应有尽有,其它地方没有的,山西独有,全国少有的,山西特有的独特优势,而且也造就了我省农产品精品多多、品质绝佳的特色。作为“小杂粮王国”,我省有豆、麦、粟、薯、黍等五大类20余种,其中谷子、荞麦、燕麦产量居全国前列,沁州黄小米作为清代皇家贡米名声赫赫,雁门清高苦荞茶以“血液清道夫”的奇特功能,享有“中国第一茶”的美誉。作为“酒乡醋都”,我省汾酒誉满天下,山西老陈醋以其3000多年的酿造历史,精湛的工艺,优良的品质位居中国四大名醋之列,早在1924年巴拿马国际博览会上就捧回一等奖,扬名海内外。作为“果菜基地”,我省的红枣、核桃更是以产量大,品质上乘美名远播,交城骏枣、稷山板枣为“中国名枣”,汾州核桃以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山西省名牌产品的品牌优势,畅销海外。我省晋南苹果,处于国家优质苹果主产区,所产苹果皮薄质脆,香甜爽口,绿色安全,其中吉县苹果有“中华名果”之誉。作为“生态牧场”,我省雁门关生态畜牧经济区盛产优质羊肉和牛奶,尤其是“怀仁羔羊肉”闻名遐迩。
    我省的农产品就是这样的质优物美,难怪京城的市民说,山西有这么的好东西,叫人不爱都难。
    市场大开发举措有力
    酒好也要勤吆喝。这就是市场经济给人最大的启示。
山西盛产质优物美的特色农产品,这是我省的自然优势、资源优势。但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能否将这些先天优势变为经济优势,关键还看能否找到市场,能否将产品变为商品。为了将我省这个优质农产品大基地和北京这个消费大市场对接起来,近年来,我省在这方面打出了一套开发市场的“组合拳”。
    早在2008年,山西就在北京举办了农产品精品推广节,拉开了晋京农产品产销合作的序幕。2010年又在北京举办了“首届山西特色农产品北京展销周”,使晋牌农产品更进一步展示风采,得到京城市民的认可和青睐。这次二度进京展示展销,可以说是对北京市场的一次深度开发再次拓展。
    为了巩固以往的成果并取得新的成效,在“第二届山西特色农产品北京展销周暨扩大市场招商引资系列活动”中,组委会和各市展团分别举行了一系列的产品展示推介活动。组委会举办了山西特色农产品十大名牌展示宣传和品牌推介会,冠云平遥牛肉、沁州黄小米、汾州裕源核桃等专题推介会。在11个市的展团中,晋城市举办了丝麻文化演绎活动,晋中市举办了国际金奖·舌尖上的华尔兹——怡园酒庄葡萄酒品鉴会,朔州市举办了雁北肥羊农超对接商洽会,长治市举办了千年郭氏羊汤世家展演,太原市举办了“醋之韵”老陈醋文化宣传,吕梁市举办了核桃、红枣推介会,临汾市举办了吉县苹果天地精华品牌展示等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尤为令人欣喜的是,这些活动多数是由市委书记、市长、县委书记、县长扮演“主角”,亲自“吆喝”,而不论是组委会还是各市展团都想方设法在产品展示中加入文化元素,提升展示活动的品位,使京城市民通过精美的文化加深了对山西特产的认识。
    农业部党组成员张玉香说得好,山西近年来连续不断地开发北京市场,不懈的努力赢得了京城市民对晋牌农产品的喜爱。
    农产品加工水平提升
    如果说把小米由散卖变成袋装销售是一种加工的话,那么把小米变成米粉,变成米饼则是深加工。记者发现,这次“农展会”我省展示展销的农产品,绝大多数都是经过初加工或深加工的产品,基本上不见了原始产品的踪影。不可小觑,由过去的卖“土豆”变为今日的卖“薯片”,这一变化提升的不仅是农产品的身价,也大大提升了其在首都市场中的竞争力和对消费者的吸引力。
    近年来,我省不断加快农业产业化步伐,以工业化理念、产业化运作方式提升农产品加工水平。“513”工程的实施,农业产业化战略支撑项目的推进,使全省农产品加工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2011年全省农产品加工企业销售收入达到629亿元,实现连续三年增长率在30%。尤其是新希望、雨润、中粮、中储粮、中农、首农等一大批国家级龙头企业,通过入股、控股等多种方式前来加盟,更是引领山西农产品加工企业步入发展的快车道。
    记者在展会现场看到,展会上不但有包装精美的精品核桃、红枣,更有其深加工产品核桃露、核桃油、红枣汁;不但有沁州黄小米、石磨面粉,更有米粉、刀削面;不但有荞麦粉、豆面粉、肥羊肉,更有荞面碗托、苦荞茶、豆面条、羊肉卷;不但有老陈醋、干蘑菇,更有保健醋、蘑菇罐头。可以说,这次展出的1120种产品都是经过加工后的精品。
正是因为我省农产品质优物美,市场开发到位,加工水平提升,所以“舌尖上的山西”叫响了京城。本报首席记者 魏贵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