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农业农业

宁武:“五个全覆盖”惠及百姓

来源: 作者:曹通 发布时间:2012/7/31 10:59:12

    宁武县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贫困人口达11万人,占农业总人口的95%以上,居住在深山老林中的特困人口就有两万余人。
    近年来,该县围绕“五个全覆盖”,深入开展了生态环境改造,启动各类移民新城建设,加紧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老贫困县逐渐散发出了新的活力。
多项基础设施建设并举
    近年来,宁武县加强了当地的基础设施建设,村容村貌发生了很大变化,百姓的生活也方便了许多。
    东寨镇东寨村一度存在河道污染、环境杂乱的问题。近年来,村政府加强了对村庄基础设施的改造。
    他们先是将目光对准了村内淤塞的村沟宅河,开展河道疏浚与整治,清除河沟池塘淤泥,修建护坡,从而疏通水系,防止了河道淤塞带来的空气污染与防汛隐患。经过改造后,村里80%的农户摆脱了臭水、污染的“骚扰”。居民生活污水通过新修建的城镇污水管网进行排放,再通过大型生化污水处理设施进行处理,用水卫生和安全得到了保障,生活质量也进一步得到提升。
    不仅如此,东寨村还统一为村民粉刷住宅的外墙、门窗,下大力度拆除了村里的违章建筑,呈现出了整洁、美观、大方的村容村貌。而为了更好地保持环境整洁,村里还重新规划了垃圾箱设置,落实了卫生保洁员制度,生活垃圾随处倾倒的现象明显减少,脏乱差的环境面貌得到了有效整治。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老县城的结构已不符合宁武当地的发展状况。为使居民生活得更加舒适,该县在所辖的凤凰镇刘家园村地段全面启动了移民新城建设。先期建设的53排小二楼、34幢6层住宅楼,可容纳1万余人居住,目前已初具规模。而新城从幼儿园、中小学校、图书文化活动室、健身广场,到便民连锁店、物业管理中心等一应俱全。在移民新城宽敞的大道两侧,还进行了绿化、美化、亮化。
    近日,宁武政府召开了全县农村新“五个全覆盖”工程促进会。会上提出,要将街巷硬化、便民连锁商店、文化体育活动场所等全覆盖工程有机结合起来推进,在搞好内部统筹的同时,搞好与移民搬迁的统筹,防止重复投入、重复建设。下一步,该县将加大投入,改善居民生活条件,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将“五个全覆盖”进行到底。
民生工程换来百姓支持
    作为宁武当地开展“五个全覆盖”的典型,魏家沟村所做的工作,实实在在地换来了百姓的拥护和支持。
    魏家沟村位于东寨镇西南20里处,三面环山,地理环境十分恶劣,老百姓常年靠天吃饭,没有一点经济收入。该村委按照“五个全覆盖”的工作要求,做了一件件关乎民生的大事。
    魏家沟村村民多年来吃水非常困难,村民挑水要走到大山深处,来回要一个多小时,挑来的水还不够人饮用,更不用说用来洗衣、浇地、养家畜了。如何解决人畜饮水问题?这成为了令村委们“头疼”的一件事。2009年上半年,魏家沟村村委会开始组织村民修建蓄水池。同时铺设水管432米,总投资5万余元,两个全新的蓄水池大大解决了村民们吃水难的困难。
    道路得不到很好地硬化,一下雨就是满脚泥,多年来村民们多有抱怨。2010年,村委们开始着手解决 “行路难”这个大问题。递申请,跑批文,一番辛苦,该村申请下了经费,为魏家沟硬化道路800米,改变了泥路为村民带来的烦恼。
    为了帮助贫困农民增收,2010年,该村又向上级部门申请,为村民争取来了一项增收项目——由县扶贫办提供的价值14万元的扶贫羊。贫困村民通过养羊找到了致富的道路,收入上去了,心情也舒畅了。
    县里新的“五个全覆盖”要求出台后,魏家沟也有了新的民生工作目标,就是带领年轻而有劳力的村民走出大山,进入城镇打工创业。一方面使村民生活有所改善,另一方面则是为他们的后代着想,让山里的孩子有学上,有书读,用知识带领他们脱贫致富奔小康。
    “五个全覆盖”在宁武当地并不仅仅是一句口号,各地围绕自己的特色,大力发展优势产业,将工作做到了百姓心坎上。
    涔山乡张家崖村利用当地的自然资源优势,发展成为了集生态旅游、农耕休闲、踏青度假的好去处。入夏以来,每日有数千游客慕名结伴来此地游玩,推动旅游经济“火”起来。
    阳方口镇以倡导绿色低碳为重点,在村镇主干道上安装太阳能路灯,向居民发放节能灯,帮助了百姓节电;新打造的高科技污水处理设备,出水水质已达一级B标准,绿色低碳让村民的生活越来越幸福。
    正如宁武县委一位工作人员所说,宁武县农村的面貌近年来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展示出现代农业发展步伐加快、郊区农村风貌变得崭新的新态势,肯定会吸引更多人了解农村、走进农村,参与新农村建设。 本报记者 畅雪 通讯员 吕振业 高利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