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农业农业

“移”出来的新西河村

来源: 作者:曹通 发布时间:2012/7/31 10:59:57

    繁花垂柳间的水泥路平整干净,路两旁一排排的小二楼整齐林立,幼儿园书声朗朗,敬老院和谐欢乐,健身场身姿挺拔,村落间处处回荡着居民的欢声笑语。这是五台县东冶镇西河村移民新村的写照,村民们享受着幸福的宜居生活。
    2003年前,西河村还位于五台县神西乡。为了国家重点工程的建设,全村192户人家含着热泪离开了祖祖辈辈赖以生存的家园,移民至东冶镇滹沱河畔,在这里建起了新西河村。住了一辈子的老房子,走了一辈子的泥土路,看着新村的小二楼、水泥路,当初怎么也不想离开家的村民们,脸上露出了幸福的笑容。
    新西河村里统一建起了120套小二楼和52套平房,总面积达2.8万余平方米,是利用国家补贴和村民自筹资金建设的。在这里,村民们在村干部的带领下,开始打造宜居环境。
    党支部、村委会请来了建设专家,规划建起了党员活动室、村民娱乐室、村牌楼、六角亭、敬老院、舞台等。1.41万平方米的主街道及巷道全部硬化,道路两旁花草丛生,一棵棵乔灌木点缀其中。
    村里的文体活动大院,包含了农家书屋、培训中心、健身场。农闲时节,村民们在这里做早操、打太极、锻炼身体,或在书屋看书学知识、搞培训。农家书屋里上千册的图书中,60%都是介绍农科技术的,农民再也不用担心想学没“家”、想读没书。农忙时,村民们能在培训中心依靠国家“863智能网络”,快速学习到各类技术。
    该村的 “西河村启航幼儿园”,投资110万元,建筑面积达1200平方米,拥有5个班147名学生,设有舞蹈室、绘画室、音乐室、游乐场等7个启蒙智育场所。幼儿家长们高兴地说:“山旮旯里建起‘城市幼儿园’,娃们上学就不作难啦,全村人过上了城里人的新生活。”
    今年,村党支部书记韩世义、村委主任韩俊峰又将打造宜居示范新区列为奋斗目标,力争用5年的时间,规划投资1.5亿元,完成 “七大工程”,即:完成长达4000余米的外环路建设;陆续开发宜居住宅楼10栋8.14万平方米、扩容住户840户;建一个总面积4.6万平方米的休闲养生公园及文化活动广场;建设一座总面积为1575平方米的商贸购物中心;新建一所建筑面积2700平方米的实验小学和扩建一所幼儿园;完成“五台县东冶镇西河村世保大米生产专业合作社”的产业延伸,并新建一个稻米加工厂、一个千头生猪养殖厂、千只养羊场;改良盐碱地200亩和再建蔬菜温室大棚100个。与此同时,还将围绕“原生态、自然状、本土性、多样化”的造林思路,利用旧村弃耕地培植各类苗木150亩,发展果树300亩,绿化新村80亩,实现“人在村中、村在树中、树在花中、花在景中”的环境目标。
    在“移”出来的西河村,村民人均年收入已突破3000元大关,而一个风景秀美、生态协调、环境整洁、服务齐全、管理到位的宜居示范新村也将很快实现。 本报记者 畅雪 通讯员 金俊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