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农业农业

孝义市高阳镇创新发展模式——以设施蔬菜为重点带动农民增收

来源: 作者:李青 发布时间:2012/8/7 16:12:21

    “自从学习了蔬菜种植创新后,不仅种蔬菜实现了配合种植,而且还有效延长了蔬菜上市期,使土地收益连续翻番,真正做到了科学种田。”孝义市高阳镇临水村村民李新民激动地说。
    高阳镇位于孝义市中西部,下辖17个行政村、人口4.09万,耕地面积2.46万亩。近年来该镇把设施蔬菜产业作为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推进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重要抓手,通过健全机制、完善措施、强化服务,设施蔬菜建设取得明显成效。目前,全镇已建成温室大棚206栋,带动农户320户。2011年,实现经济收入820万元。特别是今年以来,该镇新铺开800亩、561栋的建设工程,现已进入设备安装阶段。在推动设施蔬菜建设中,他们着重强化了以下几个方面:
    加强组织领导推动发展。针对今年建设任务重、时间紧的实际,该镇制定了详细的实施方案,由镇长亲自挂帅,分管副职具体负责、各承建村组织实施。坚持每月至少召开二次例会,听取各承建村工程建设情况汇报,分析问题,研究对策,帮助解决工程建设过程中遇到的土地流转、资金筹集、技术指导等困难和问题。同时,实行领导包重点工程责任制度,书记、乡镇长分别包扶该镇设施蔬菜建设1、2号工程,确保工程顺利实施。
    突出政策宣传激励发展。采取全方位、立体式宣传方式,深入宣传该镇“百亩以上塑料大棚补助2万元/栋”、“百亩以上标准园节能温室按照面积不同分别补助5-9万元”以及建设设施蔬菜所涉设施设备及水电路网配套等补助政策及农户参保保费补贴等相关政策,极大地调动和激发了群众发展设施蔬菜的积极性。同时,按照市政府出台的塑料大棚根据建设进度以4:4:2的比例拨付奖补资金、日光温室根据建设进度以5:4:1的比例拨付奖补资金的规定,积极协调沟通,主动配合验收,及时落实到位奖补资金。
    严格质量标准保障发展。在工程建设过程中,严格按照孝义市政府出台的XGZ-9-43型高效节能日光温室和GZ-8-30型高效塑料大棚建设标准的要求,实行设施蔬菜建设工程建设结构标准、用料规格质量、公开招投标、组织实施“四统一”,严把规格关、材料关、施工关、时间关“四关”。同时,成立了工程质量监理组,对土建、安装、基础设施建设等进行全程监督,并对设施建造过程进行全方位技术培训和指导,及时解决各种技术难题,既保证了工程质量,又最大限度降低了建筑造价。目前,该镇561栋在建的日光节能温室和大棚已实现工程质量监督全覆盖。
    强化技术支撑服务发展。坚持将管理和服务融入设施蔬菜发展的各个环节。该镇每年拿出5万元专项资金作为技术指导服务专项经费,聘请市农委6名蔬菜专业技术人员组成3个技术小组,服务全镇设施建设和蔬菜种植,并邀请孝义市农委、农技中心副科级以上领导带队,对重点村和示范基地实行蹲点包片服务。同时,以山西威尔仓储设施蔬菜建设基地项目、孝义宇丰农产品公司两大龙头企业为依托,大力推广花卉种苗、中药材等种植新品种,以及有机蔬菜高效栽培、农药残留快速检测、节水灌溉等创新技术,全镇设施蔬菜生产逐步走上了规范化、标准化、科技化的发展轨道。
    创新种植模式带动发展。按照园区化开发、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的发展思路,以山西威尔仓储、宇丰农产品公司为龙头,集中规划建设省级设施蔬菜千亩标准园。同时,坚持“典型带动、示范引领”的原则,采取“企业+基地+种植户”、“合作社+种植户”、“能人大户+种植户”等模式,打破农民与市民界限、村与村界限,边建设、边发动、边认购,将日光节能温室和蔬菜大棚落实到种植单位和个人,推进设施蔬菜健康发展,确保效益高、能致富。

                                                                                让农民群众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
    今年以来,我省夏粮喜获丰收,总产创新高、单产破纪录,增幅均居全国11个夏粮主产省区首位。其次,农民人均现金收入增速快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高于全国平均增幅,这为我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这些成绩的取得,得益于一系列强农惠农富农政策的推动。孝义市高阳镇落实我省近年来“一村一品”、“一县一业”工程,创新发展模式,以设施蔬菜为重点带动农民增收,加快了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改善了农业发展的条件,提高了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实现了农民群众的增产增收。
    今年以来,我省在继续执行中央和我省近年来出台的40项强农惠农富农政策的基础上,又出台了小杂粮、设施蔬菜、移民搬迁补贴等10项新的政策,新增补贴资金20多亿元,补贴范围之广、含金量之高、受益农民之多前所未有。制定出台了现代农业发展规划,启动实施小杂粮、畜牧产业振兴计划,着力推进“一县一业”、“一村一品”、三大现代农业示范区和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513”工程建设。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深入推进扩权强县改革。这些政策的出台都为我省农业农村形势的巩固发展奠定了基础。
    据了解,今年下半年,要围绕增加农民收入这个核心,扎实做好“三农”工作。一要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力度,建设旱涝保收高标准农田,力争秋粮再夺丰收;二要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落实力度,确保各项补贴资金足额补到农民手中;三要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力度,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四要加大农民增收力度,特别是要抓好新一轮扶贫开发工作;五要加大农村公共事业建设力度,着力推进农村新的“五个全覆盖”工程,加快建设进度,促进农村面貌发生新的变化。

本报记者 张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