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北芪”是怎么“长大”的?
来源:
作者:李青
发布时间:2012/9/11 10:16:44
塞上六月,正值黄芪花盛开的季节,那浅黄色的小花漫山遍野地开着,淡淡的清香沁人心脾,漂亮的花朵叫人陶醉。生活在浑源的人们都觉得,这几年黄芪花一年比一年在增多,已成为当地最靓丽的一道风景线。
“没错,这几年我们浑源的黄芪花确实增多了,因为我县的黄芪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总面积已达到了26万亩,创历史新高。黄芪年总收入在2亿元,已占到农民人均纯收入的20%。”。浑源县农业局副局长李志山这样告诉记者。
浑源黄芪,又叫“正北芪”,是中国最著名的黄芪之一,是举世公认的道地药材。近年来,当地政府充分发挥独特的资源优势,通过政策扶持、产业振兴,逐步把黄芪打造成一项支柱产业,使“正北芪”茁壮“长大”。
政府“施肥浇水”精心培育“正北芪”
浑源县是中国著名的“黄芪之乡”,是中药材黄芪的道地产区,全县黄芪适宜种植面积约有40万亩。为了把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变为产业优势、经济发展优势,把“正北芪”培育成农民的“摇钱树”,当地政府“施肥浇水”,下足了功夫。
浑源县泽青芪业开发有限公司是一家“公司+基地+农户”的黄芪生产企业,现已发展黄芪基地一万亩,覆盖两个乡五个村,带动一百多户黄芪种植户。公司董事长赵富贵说,公司能发展到今天的规模,离不开政府创造的好环境。
的确是这样。县里成立了强有力的黄芪产业发展领导组,由县长亲自任组长,县委、县政府分管领导任副组长,成员由财政局、发改委、农委、水务局、林业局等十二个部门负责人及黄芪产区各乡(镇)长组成。领导组专门负责制定黄芪产业化发展战略、政策、目标及任务,协调各部门之间的关系,使全社会形成合力,齐心协力振兴黄芪产业。不仅如此,县政府还制定黄芪产业发展优惠政策,一是实行以奖代助,对种植连片面积达到1000亩以上的乡镇、村或企业、大户进行奖励;二是对投资浑源建设黄芪加工企业的客商,在用地审批、供水、供电及交通设施建设方面给予最大的优惠;三是协调各金融部门,帮助企业、种植大户争取贷款,并给予贴息扶持;四是县政府不定期召开协调会,引导企业与乡、村对接,为客商投资创造有利条件。
政府如此“施肥浇水”,换来了“正北芪”的生机勃发。
找准发力点,力促“正北芪”茁壮成长
农业产业化发展有两个最为重要的环节,一是发展基地,保证原料供应;二是发展加工,开通产品销路。鉴于此,浑源县在黄芪产业发展上没有“眉毛胡子一把抓”,而是找准发力点,一手抓基地建设,一手抓产品加工,使黄芪生产形成完 整的产业链,拥有了强劲的内在发展动力。
黄芪生产有个特点,就是投入大、周期长,人工种植一般亩均需要投入3000多元,且需要经过6—7年的生长期才能收获,这使得不少农民有心而无力加盟进来。为此,浑源县积极鼓励药材加工企业、有实力的种植大户,牵头实施规模化的基地建设,由他们出资来带动农户种植。目前,全县除野生基地外,5000亩以上的规模化种植基地已发展到4个。而规模化的基地,又促进了黄芪GAP标准化种植,使生产走向规范化、标准化。到2011年,全县黄芪总面积达到26万亩,年产量达 到150万斤,大基地基本建成。
伴随着黄芪基地建设,浑源县下力气发展药材加工。他们通过做大龙头企业,加大科研投入,不断引进人才,开发适销对路的产品,使全县黄芪年加工能力达到了100万斤,年产值达到1.1亿元,形成了可生产礼品芪、炮台芪、正北芪片和正北芪泡酒料、正北芪炖肉料、正北芪茶料、正北芪汤料、礼品芪王等一系列产品的能力。山西浑源万生黄芪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陈文生说,他的公司每年就可加工黄芪300多吨,生产十多个品种。
抓住基地、加工两个环节,“正北芪”成长的格外茁壮。
积极开发市场,让“正北芪”快速“长大”
一个产业能够做多大,关键要看它的市场有多大。尽管“正北芪”作为中国著名黄芪,身价不凡的道地药材,市场销售没有问题,但是浑源人还是居安思危,在品牌建设和产品宣传上不敢怠慢,力争为黄芪产业谋求一个更大的市场,争取一个真正“长大”的空间。
为了把“正北芪”品牌叫得更响,浑源县大力推行黄芪GAP标准化种植,实施“种植许可证”和“产品质量合格证”管理。而今,大同丽珠芪源药材有限公司官儿乡黄芪基地已通过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中药材GAP认证”,大同丽珠芪源药材有限公司黄芪基地被中国中药协会中药材种植养殖专业委员会评为“道地优质药材基地”,浑源县黄芪合作协会申报的“浑源正北芪”取得了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标局的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所有这一切,为“正北芪”扩宽国内外市场赢得了“通行证”。
为了进一步提高“正北芪”的知名度,他们不但积极组织企业参加国际农产品交易会、北京农产品展销周、山西省特色农产品交易博览会等各类农展会、交易会,推销产品,展示形象,而且近几年持续在中央七台、山西电视台、大同电视台等新闻媒体上开展宣传报道,在高速路、交通要道等地设立广告牌,充分展示黄芪产品及黄芪文化。
由于市场开发工作到位,如今“正北芪”畅销国内,远销海外,产品越走越远!本报首席记者 魏贵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