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农业农业

孙美叶:大棚杏鲍菇 创业带民富

来源: 作者:李青 发布时间:2012/9/11 10:21:25

    金色的九月,塞外大地秋风习习。在灵丘县落水河乡新河峪村西头的一排排土气十足的大棚前,村民们忙得不亦乐乎,一堆经过高温杀菌的看似废料的粉沫,被装进塑料袋,运进大棚,有规则地垒垛成墙。村民们告诉记者,这些塑料袋再过两三个月,就会生出一个个白白胖胖的“娃娃”,这些名叫杏鲍菇的“娃娃”,正开启着村民们的致富门,引领他们创业致富的人就是大学生村官孙美叶。
    新河峪村是一个依山靠川的村庄,全村187户,长期以来人均收入在2000元左右徘徊,贫困落后,是该村的最大特色。
2007年,毕业于东北财经大学的孙美叶被聘为新河峪村村主任助理。为了引领村民致富,她先后尝试搞过仁用杏和黄花菜的种植,但均不理想。
    2010年初春,偶然的机会,她听说河北唐县人搞大棚种植杏鲍菇,收益不错。于是她独自一人悄悄地去了趟河北唐县进行实地考察。
    回来后第一件事,就直奔村委会。头脑灵活、见多识广的孙美叶,提出自己的大胆想法。村委会一讨论,可行。如何调 动村民们的积极性呢?孙美叶提出,请来专家论证,带上村民去趟唐县。这两招确实管用,不少村民消除了顾虑,积极主动报名参与建设大棚种植杏鲍菇。
    建大棚,要资金。孙美叶同志又多方奔走筹措资金,从邮政银行申请到小额贷款70万元,申请大学生村干部创业贷款拿到了6万元,自己又四处张罗了4万,资金问题解决了。
    破土动工,秋季20栋大棚投入使用。精心呵护,2011年春季“秋收”,每栋大棚收入2万多元。这让新河峪全村激动兴奋。
    2011年的秋季,又有30栋大棚投入使用。
    有了去年的经验,今年春季,每栋大棚又增收5000多元。
    为了实现收益的最大化,今年7月,孙美叶张罗着为全村的种植户申请成立了灵丘县睿欣种养专业合作社,她被村民推选为合作社理事长。
    “现在,村民们大棚种植杏鲍菇的热情十分高涨,已有50户村民参与了种植,我们合作社计划经过3-5年带动全村及周边村的村民发展种植杏鲍菇,使杏鲍菇种植成为当地的支柱产业,让更多的村民走上致富增收路。”忙着与村民装袋的孙美叶乐呵呵地告诉记者。
    记者从灵丘县组织部获悉,作为一名大学生村官,孙美叶自主创业,引领群众致富,已经成为了全县村官的一面旗帜。孙美叶先后被评为“山西省百优大学生村干部”“山西省优秀党员”,今年又获得“山西省村官创业大赛一等奖”和“全国城乡妇女岗位建功先进个人”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