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了一辈子了!没想到啊!供销社也‘变成’了信用社!”近日,记者在壶关见到了67岁的盖老伯,他从便民超市助农取款POS机取出了300元的粮食直补,高兴地说,“以后省得到三十里外的乡里取钱了!”
银行卡助农取款服务是农村信用社在农村乡(镇)、村的指定合作商户服务点布放银行卡助农取款POS机,向农户提供小额取款和余额查询的业务。
今年以来,壶关县农村信用联社在全县设立238个助农取款代理服务点,将信用社网点“搬”到了农户家门口,有效缓解了边远山区农户“取款难”问题。
奖励机制推动业务发展
今年年初,壶关联社召开银行卡助农取款内部动员会,决定在基层设立25个网点,安装助农取款POS设备以乡镇小超市、副食店、小饭店等为主,服务当地农民。
助农取款POS机与电话线连接,每刷卡一次,产生一次话费。考虑到代理商户的承受能力有限,壶关联社按季对商户进行话费补贴,通过网通公司直接为商户缴纳话费。仅今年8月份一个月缴费3500元,大大减轻了商户经营成本。
为提高商户运营助农取款POS设备的积极性,该联社制定了详细的奖励办法。每月按照交易笔数排队,交易量最大的前十名的分别给予50至300元不等的现金奖励。年末按发生业务量笔数计年终绩效。半年,壶关联社组织全县181名助农取款代理商户召开助农取款工作推进会,对上半年助农取款业务量前十名商户进行了现场奖励。交易量全县第一的商户皇甫连胜显得有些激动,“一年下来,加上奖金,能有3000多元的收入,一台小机器相当于一个劳力!”他说。
勤跑多教帮助村民用好设备
赵同发是树掌镇树掌村的一名退休老教师,退休后和老伴在村里经营一家日用品小超市。今年,他成为了树掌信用社助农取款代理点发展对象。POS机装上以后,老赵对着这个“高科技”直犯愁,怎么也学不会。为此,信用社的工作人员没少跑腿。
老赵十分不好意思,“工作人员跑了七八趟,我才学会倒腾这玩意儿!”在信用社人员的帮助下,老赵这设备用得可是越来越熟练了。
在壶关县的广大农村,年轻人外出打工,村里留下的大部分是老弱妇孺。为了让代理商户尽快掌握助农取款要领,壶关农信社将全县238个代理点分片包社责任到人,包点员工每月亲自上门回访,进行一对一、手把手地指导。对接受能力差的老人、妇女,专门制作了操作流程图,简单明了地标明了每一步操作步骤,使商户更容易理解和操作。经过几个月的努力,95%的代理商户掌握了基本的操作要领,助农取款业务量也逐渐上升。截止目前已累计取款5600笔,金额达180万元,日均取款2万余元。
有效解决了边远山区农户“取款难”问题
助农取款POS业务开展以来,得到了各方面的充分肯定。壶关县政府副县长方宇说:“助农取款业务是一项真正的惠农工程、民生工程,有效解决了边远山区农户‘取款难’问题。”
开展银行卡助农取款业务,是一件改善农村支付环境,为老百姓提供便捷金融服务的好事。此项业务开展之初,壶关联社积极与县委、县政府沟通,向县政府主要领导进行了多次汇报,得到了政府和县直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财政部门专门拨付了10万元扶持资金,降低农信社助农取款POS机、印钞机、耗材等成本投入。报社、电视台制作了专题版面和宣传片,在全县进行了大肆宣传,扩大了影响力。
在政府和农信社的大力倡导下,普通老百姓逐渐熟悉了助农取款业务,并逐渐享受到了“足不出户”取款购物的方便和快捷。据统计,截至8月末,壶关联社共发放“信合通”卡11万张,设置助农服务点238个,布放POS商户123户,建设自助银行3个,自助设备累计发生各类业务2.6万笔,交易金额达1.5亿元。
本报记者 樊晋铁 通讯员 李义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