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着忻台旅游线跃然北上,跨过济胜桥就会看到一座现代化企业屹立在道路北侧。五台山区的“沙棘”在这里变成了山珍,经过系列加工包装后的10余种土特产纷纷穿上了“洋衣裳”,俏销全国17个省1975个县市与国际市场。
沙棘,民间俗称“酸刺刺”,属多年生野生植物。
1999年秋,五台本地的 “科技能人”赵志侃回五台山探亲,看到成熟了的“酸刺刺”满山满坡红艳艳的甚是好看,随手采摘了几串拿到北京化验,结果让他非常兴奋:沙棘果实入药具有止咳化痰、健胃消食、活血散瘀之功效,还可降低胆固醇,缓解心绞痛发作,防治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作用。一心想着要为家乡做点贡献的他,当即回乡投资建起了“山西五台山沙棘制品有限公司”,开始研发各类沙棘产品。
通过聘请专家、潜心研究,山西五台山沙棘制品有限公司拥有了一批优质产品。公司对这些产品加以精心包装,让这些产品的价值得以提升。“五峰慧果”牌系列沙棘果油、沙棘籽油等50余种优质产品,销售到了北京、天津、辽宁等17个省1975个县市,并出口韩国、朝鲜、法国、印度等国际市场。
在精心开发下,土生土长的“酸刺刺”也走出了国门。
为了保证野生原料的本土性与自然状,公司不断延伸,形成了“公司连基地、基地连农户”的经营产业链。
现在,公司已在五台县境内建成了沙棘、酸枣生态野生园区5.6万亩,人工培育胡萝卜、谷子、苦荞基地4000亩,签约农户1.32万户。每年可采集沙棘530万公斤,收购谷子、苦荞、胡萝卜、杏仁、核桃、蜂胶、葡萄等农产品180万公斤,主产区农民人均年增收600余元。 本报记者 畅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