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运城4月6日讯(记者 王龙飞 通讯员 杨志俊 马金红)日前,河津市小梁乡农资服务部热闹非凡,拉运化肥、农药的摩托车、三轮车接连不断。郭汝振经理和服务员一边忙着介绍农药和化肥的使用说明,一边忙着给用户搬运化肥。他忙里偷闲地说:“俺们生意做得这样好,全沾了市农委净化农资市场,为农民增收撑起‘保护伞’的光。”
为了净化农资市场,切实维护农资经营者和使用者的合法权益,河津市政府组织农委等职能部门,采取一系列措施做好农资市场监管工作。今年开春,该市开展了农资人员法律法规知识培训和“3·15”咨询活动,重点培训学习了农药管理条例、种子法及省条例、肥料登记管理办法以及经营中应注意的问题。通过培训学习提高了农资经营人员业务法律意识和广大农民自我保护意识,增强了其守法经营、诚信服务的意识。同时制定了《农资经营规范化建设实施方案》和《农资打假市场监管方案》,完善市场监管制度,采取专项检查与日常巡查、主动执法与被动执法、专业监管与分片监管相结合的方法,明确分工,责任到人,一抓到底。
记者了解到,通过加大农资市场执法力度,有力地打击了各类违法违纪行为。据统计,去冬至今,该市共处理农资案件15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