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以来,农药在防治有害生物方面是绝对主角,如果没有农药,树木不保,森林生态安全受到威胁。
在长期与有害生物斗争的过程中,人们发现有一种方法既能除去害虫,又不影响人体健康,这就是天敌防治,即“以虫治虫”。
经过多年坚持不懈的努力,山西省林业厅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检疫局副局长段东红提出现代天敌防治理论,将飞行器及机械释放天敌、天敌活性杀虫单元、天敌大规模智能化工厂生产等多项技术引入天敌防治领域。这一创新之举,谱写了有害生物天敌防治史上的新篇章。
学有所用
1981年,段东红进了山西农大植物保护专业。通过大学四年的学习,他对植物保护领域有了全新的认识,原来美丽的花蝴蝶是专吃蔬菜的害虫,金龟子却是危害庄稼的敌人……
然而人类对害虫的防治只能大量喷撒农药,环境污染、人畜中毒、环境激素、食品农药残留、癌症病发率上升、出口农产品受阻、农民收入下降,甚至害虫抗性增加、各种禽流感病毒变异等问题接踵而来,人类已无法承受环境污染之重。
1985年,看着不少同学调专业跑改配,段东红坚持学有所用,暗下决心从事植物保护专业,把自己的所学用到有害生物防治上。
从分配到如今,他在有害生物防治岗位上工作近30年。
攻坚克难
大量使用化学农药,给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和破坏,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
段东红说,我国化学农药使用量是世界平均水平的三倍,使用量居世界第一,所以选择了天敌防治这一研究课题。利用天敌防治害虫具有以虫治虫、不污染环境、促进生物种群内部生态平衡、可持续稳定控制生物灾害的突出特点,符合世界生物防治的大方向;与农药防治相比,天敌防治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产生的生态效益是巨大的。
为了取得天敌防治技术的突破,从此段东红光购买的书籍就达上百册,解决涉及机械加工、数字控制、空气动力等多个学科难题;没有科研经费,段东红把自己的全部积蓄投入到研究中。
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仅靠自己的积蓄已完全不够了。选择继续研究下去还是放弃?一次在北京参加会议,我国一位知名工程院院士得知他的研究课题后,院士十分诚肯地鼓励:“一定要把这项研究做下去,这是对人类对社会的贡献!”会议结束回到太原,段东红背着家人把自己名下唯一的房子卖掉投入到研究中。
劳有所获
研究经费得到解决后,段东红便把全部精力投入到他的研究上,他白天想研究,夜晚思创新,就是连做梦都在想问题。
几年来,他几乎没过过一个星期天,常常大年初一还要到单位看虫子搞研究,没有实验室就在办公室里做实验,办公室地方不足干脆在自己家里养虫子。
付出就有回报。他的研究拥有技术的原创性和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已获得了1项世界专利优先权(PCT)和10项国家专利,2010年通过了山西省科技厅组织的成果鉴定,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
段东红说:“目前我国每年天敌防治面积仅百万亩,和年均近60亿亩的虫害发生面积相比还差之千里。相信天敌防治技术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广阔的市场空间,必将发挥出巨大的生产力,造福全人类。”
本报记者 梁俊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