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农业农业

五台“一县一业”激活生态畜牧经济

来源: 作者:李青 发布时间:2013/5/31 9:43:48

    近年来,五台县大力发展生态畜牧业,取得了可喜的成效。目前,全县已建起养殖小区47个,发展各类规模养殖户4076户。

    去年,全县畜牧纯收入3.37亿元,农民人均畜牧纯收入1214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4024元的30%。“三分财山有其一”的强劲势头一下子激活了生态畜牧经济,实现了“一县一业”农业产业化新格局。

    五台县素称畜牧大县,从跻身雁门关生态畜牧经济区项目建设以来,县委、县政府就专门出台了《关于加快生态畜牧经济发展的实施方案》,全面推行了目标责任制,而重点是标准化肉牛养殖小区建设。县畜牧局又在饲养管理、修建圈舍、饲料加工、防疫免疫、品种改良等方面实行了“八统一”。去年,新建“一县一业”肉牛基地示范园区2个,建设各类养殖小区5个。今年,已拟定再建标准化肉牛养殖小区5个,改扩建肉牛养殖园区3个,新发展规模养殖户50个,并完成投资1000万元的标准化畜禽定点屠宰场建设。

    五台县茹村乡毛家村是一个山多、沟多、荒草多的地方,返乡农民企业家毛建中看中了这里,先期投资4500万元,成立了“五台佛贤畜牧发展有限公司”,以畜牧业拉动农、林产业。目前,已建成双列式牛舍16栋5610平方米,运动场1万平方米,饲料加工车间800平方米,办公室、品种改良室、兽医诊疗室1600平方米,青贮氨化池2个8000立方米。用“园区加农户、养殖加扶贫”的形式,已入园牛560头。今年4月份,公司一次性出栏育肥肉牛156头,收入310万元。阳白村成立了“肉牛养殖专业合作社”,拥有标准化牛舍10栋4000平方米,青贮氨化池2000立方米,防疫免疫室500平方米。饲料加工机、铡草机、秸秆粉碎机、运输车等应有尽有。用公司加农户的形式,养牛360头。推行了非耕地种草与退耕地种草“两结合”的新办法,已新增饲料植物面积20亩,年产青饲料5万余公斤。

    实践证明:一个以小区养牛为主体的畜牧业新格局已基本构成了“一县一业”,逐步由过去的牧养牛转变为圈养牛,由散养牛转变为集中养牛,由习惯性养牛转变为标准化养牛。全县大牲畜已发展到12.36万头。其中,养牛10.64万头、存栏6.61万头,年出栏4.03万头,生态畜牧建设确实激活了产业经济,成了五台农民脱贫致富的“钱串子”。

  本报记者 梁俊亮 通讯员 金俊贤